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80字。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20分)
  1.(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生命如一泓清水,需要流动。让我们打开心灵的堤坝,融入溪流,会入大江,奔腾入海。也许我们会变得浑浊,也许我们会被暗礁撞得遍体鳞伤,但我们的生命将________(川流不息  奔腾不息),变成大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浩荡之中再次变得清澈,变得博大变得宽阔无边。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们的生命将会进一步提升,我们可以升腾为天上的云彩,在天空中自由áo 翔,也可以化作雨露,给干涸的土地以绿色的希望。
  ﹣﹣俞敏洪《生命如一泓清水》
  ①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文字。
  生命如一泓清水
  ②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涸     
  áo     
  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④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8分)学校开展以“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①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请你为小区设计一条有关“和”的宣传标语。
  ②下面是《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请把以下三则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B.是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
  C.敬则小心翼批,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演讲稿提纲:
  中心论点:以和为贵,“和”是修身之道,是兴家之本,是强国之根。
  分论点一:“和”体现修身正己,推己及人的道德观。     
  分论点二:“和”体现和睦孝顺,融洽和美的家庭观。     
  分论点三:“和”体现世界大同,天下为公的理想观。     
  3.(6分)诗、文名句填空。
  ①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②     ,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望洞庭湖送张丞相》中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句子是      ,     。
  二、(70分)
  4.(6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请说说“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翩翩”一词的妙处。
  (2)全诗反映了封建社会怎样的情况。
  5.(18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各小题。
  [甲]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①之大,两涘渚崖之间②,不辩③牛马。于是焉,河伯④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⑤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选自《庄子??秋水》)
  [注籽]①径(jīng经)流:直涌的水流。②两涘(sì):两岸。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