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8770字。
上海市2022年高考语文第一次综合模拟评估卷3
1.按要求填空。(5分)
(1)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想象天门打开后自己所见如仙府宫殿等瑰丽梦幻的空中之景。
(3)《荀子•劝学》中以木材和金属刀剑设喻,来证明学习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万里悲秋常作客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作、冥、耀、受、砺。
2.按要求选择。(5分)
(1)青年学生参观四行仓库,要引用名句赞扬英雄,以下合适的一项是(2分)
A.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D.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将人类一切有关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都视为科学, 。但即使如此,上面的说法要成立也仍然有困难。 ,他们之间无法进行谁“领先”的比较, 。只有当我们将“科学”和“技术”这两个概念混合成一个概念,即我们经常使用的、极富中国特色的“科技”一词, 。
(江晓原《技术与发明》导言)
①因为中国古代的科学发展与西方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②那么中国古代毫无疑问是有科学的
③如果我们使用最宽泛的“科学”概念
④此时“中国曾经遥遥领先”的说法才有可能成立
⑤就像我们无法在一个向东走和一个向南走的人之间进行谁“领先”的比较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⑤④③①② D.③④⑤①②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材料一:
①《伟大的转折》用镜头寻觅红军战士的闪光足迹,用艺术丈量惊心动魄的血色距离,力图通过一幕幕以少胜多的浴血搏战、一场场殊死战役的惨烈与凶险,叩问如今的人们:我们当年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可还记得清?红军在长征路上书片的壮烈史诗可还读得懂?
②《伟大的转折》选择深入植根史实,坚持现实主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