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100字。

  写作专题
  湖南省岳阳市2022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二)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米兰•昆德拉曾说:“大多时候我们要学会调整,适应生活,因为我们所做的每一次调整,都将改变自己的方向。”
  儒家强调“诚意正心”:心有所止,心有所指,心有所执。
  生命的征途,有时需要改变方向,有时又要有所坚持。改变还是坚持,在新时代,这是一个尤其值得思考的问题。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3题答案】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的中心话题是“变”和“不变”,也即“改变”和“坚持”。第一段侧重“变”,强调要学会调整,适应生活。第二段强调“不变”,也就是“坚持”,这三句话是说心思应该集中在某处,认准一个目标,不畏艰难困苦,一直向前走。第三段综合二者,指出生活中既需要“改变”,又要有“坚持”。考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角度入手,如选择“改变”,就需要思考,为何要“变”,如何“变”;如选择“坚守”,就需要思考,坚守什么,为何要坚守,如何坚守;当然也可以辩证分析“改变”和“坚守”,如面对什么要“变”,面对什么需要“坚守”。
  如果从变的角度来看:世界总是处于变化发展的状态,我们不能默守陈规,不知变通,必须不断调整我们生活的目标、节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从不变的角度来看:纷繁尘世,我们一定要执着地守望一些东西,它们是真善美,是良知、理性、信仰、希望,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这些都应成为我们不变的追求。然后再对变与不变的分析过程中,追寻二者矛盾背后更高维度的关键因素、核心标准。
  行文构思上,可以由材料引出“改变”和“坚守”的话题,也可以用事例或名言引入,表明自己对“改变”和“坚守”的看法;然后可以采用递进式进行分析论证,如为何要“改变”,如何“改变”,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对比等论证方法;接着要联系当下,由个人到国家到整个人类,体现“变”之意义,最后可以回扣开头,重申观点。
  立意:
  1.因时而变,莫忘坚守。
  2.非“变”无以为进,非“不变”无以为守。
  3.在变与不变中昂首前行。
  4.变体现着力量和智慧,不变体现心性和信念。
  5.变是一份责任与担当,不变是一种坚守与品格。
  6.捍卫本心,随世变通。
  7.守初心不忘来路,求变通以赢未来。
  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语文试题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结合图片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首先来看这幅漫画,木头从左面数是四根,右面数是三根,这不是数学题,因为即便存实物,也是一边三个头,一边四个头。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坚持己见,就如同盲人摸象,不看整体。所以这张漫画是一道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