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80字。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浙江宁波专用)
  一、漫步古诗(15分)
  学校开展“漫步古诗苑”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2题。
  1.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一段开场白,请你阅读并完成(1)~(3)小题。(5分)
  我国被誉为诗的国度,诗歌创作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卷帙浩繁。漫步古诗苑,犹如在花海里chángyáng①,只见花团锦簇,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走进《诗经》,那窈窕的淑女,眉目liú pàn②传情;那青青的衣襟,让人心旌摇曳;而在水一方的伊人,又让人可望而不可即。走进唐诗,既有金戈铁马之壮烈,亦不失儿女常情之缠绵;既不乏忧国忧民之怅惘愁思,亦不缺少年得志之雄姿英发。走进宋词,柳永的伤感惊醒了晓风残月,陆游的梦乡回荡着铁骑铮铮,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月光剑影,苏东坡的华发张扬着少年意气。独自徘徊的晏殊,面对小园香径的满地落花无可奈何,日益憔悴的李清照,看着绿肥红瘦的雨后海棠叹惋流泪……其实,古诗的韵味,古诗的曼妙,远不止这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上美丽的心情,漫步诗苑,走进诗人的心灵,陶冶道德之情操;汲取古诗的营养,弘扬民族之文化。
  (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和“源远流长”的“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揠苗助长      B.潜滋暗长      C.万古长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长”读作“cháng”。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长”读作“zhǎng”。潜滋暗长:潜,暗中,隐藏;滋,生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长”读作“zhǎng”。万古长青:千秋万代,像松柏一样永远保持青翠。形容精神、友谊等永远存在下去。“长”读作“cháng”。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    ②
  【答案】①徜徉    ②流盼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字的读音。徜徉:chángyáng。释义:彷徨,心神不宁、陶醉于某事物当中。流盼:liú pàn,流转目光观看。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材料中加点的词。
  【课内链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①    ②
  【答案】①披着铁甲的战马    ②担忧
  【解析】金戈铁马:拼音为jīn gē tiě mǎ。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铁马冰河入梦来。句意:(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忧国忧民:拼音为yōu guó yōu mín。意指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忧,担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句意: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忧:担忧。
  2. 以下是小明同学在本次活动中写的一段感言,请你补全。(10分)
  走进诗歌的世界,就是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鸡声茅店月,(1)”,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情景交融,含蓄有致,让人感受到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在清冷的月夜中,身处离乱的诗人愁思绵绵中有着沉重的焦虑:“(2),无家问死生”;当刘禹锡从蜀地归来,我们从他借用典故的诗句“(3),”中,体味到他对世态的变迁、人事生疏的深深怅惘;在仕途遇挫,欲一展抱负而不得的困境中,李白借自然景象表达他英雄失路的悲愤:“(4),”[《行路难》(其一)];其后的韩愈忠而获罪,非罪远谪,满怀郁愤感伤写下了“(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与李白的诗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身处坎坷,苏轼借自然之景来比拟人生遭遇,让我们感受到了他豁达的胸襟:“(6),”《水调歌头》)。
  【答案】(1)人迹板桥霜(2)有弟皆分散(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4)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5)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6)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解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作答此题时,要求句子符合题意,书写正确,不添字,不漏字,字的笔画写准确。注意“吟、赋、翻似、渡、岭、拥、蓝关”等字词的书写。
  二、文学之约(49分)
  文学可以陶冶性情,滋润心灵,让我们共赴一场文学之约,完成3~14题。
  (一)名著阅读(8分)
  3. 有同学发现: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读《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请从《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中任选一部,结合内容,参考示例,说说该同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4分)
  【示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就像从哈哈镜中看变形的世界,因为作者用夸张手法表现出一个畸形的社会。例如,作者在叙述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时,不厌其烦地描写了他的变化,让读者看到了他扭曲的灵魂,看到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
  答:。
  【答案】【示例一】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就像从显微镜中看微观世界。因为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个有趣的昆虫世界。例如,作者在记述蝉幼虫脱壳的过程时,细致地描写了蝉的动作,让读者看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昆虫世界。
  【示例二】读《红星照耀中国》,就像从平面镜中看客观世界。因为作者用纪实手法忠实地描绘了中国红色区域的真实情况。例如,作者深入根据地,经过大量访谈,客观记录了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经历,让人们了解了他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周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