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7590字。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题
语 文
考试时间:8:00-10:3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在答题纸上填涂清楚。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用0.5mm黑水笔在每题对应答题框内作答,超出答题框作答无效。
一、积累运用(29分)
1、阅读文段,完成小题。
阳春三月,风光正好!清晨风和,瘦西湖畔,桃红柳绿,人们徜徉其中,悠然自得;正午日丽,个园、何园展开宽厚温暖的臂膀,拥抱着一批批慕名而来的游客;夜幕降临,皎皎月华照耀着斑lán( ▲ )大地,古街、老巷、灯光,似有无言的默qì( ▲ ),静静地守候着这一方古城。恍惚间,千年前的胜景依稀在这里驻足,模糊了岁月的沧桑。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徜徉 ( ▲ ) 皎皎 (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斑lán( ▲ ) 默qì( ▲ )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B.这道数学题解题步骤繁多,而且有三种解法,真可谓扑朔迷离。
C.像你这样目不窥园,不注重观察大自然,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了生活的情趣,怎能写出好文章呢?
D.大智若愚,可以避灾免祸;锋芒毕露,往往遭嫉受害。
3.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热烈欢迎”“暴跳如雷”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C.“沿河边走”“向我点头”“我在唱歌”
解说: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解说:这句话是个病句。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5.默写。(9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