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290字。
2022福建中考语文预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学校诗文社开展了一场名为“品鉴名画,感悟人生”的社团活动。小明选取了古画《梅花消寒图》,打算在活动上向社员展示。现请你完成1~2题,帮助小明完成活动准备。
1.小明打算通过《梅花消寒图》为引子,向社员介绍抒发舍生取义志向的诗句。请你根据以下语境,
填写语段中空缺的诗句,完成介绍内容。(10分)
《梅花消寒图》的起源与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文天祥为了坚守民族大义,毅然拒绝了元朝大汗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也抒发了舍生取义的志向。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刚直劝谏的胆魄与匡正祛邪的决心;李白在《行路难》(其一)这首诗中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他摆脱彷徨苦闷积极用世的追求。再比如李商隐在《无题》中言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吐露了对所思之人缠绵执着的眷念与爱而不得的痛苦;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久别思归的忧愁之情;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的“(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对两遭迁谪的喟叹。
2.小明在查阅《梅花消寒图》有关知识时,找到了下面的语段。经过阅读,他对该语段存有一些疑虑
和问题。请你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语段后面的问题。(10分)
我们说“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ー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自冬至始绘制“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 甲 (A.风俗B.风雅)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①zhōng。因梅花 乙 (A.位列 B.位于)“岁寒四君子”之首,所以最常见的消寒图就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梅花九朵,丙,一幅《梅花消寒图》也就画成了。古人是多么智慧又温情啊!即使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仍能把万物萧条的寒冷时光过得诗意②àng然。有了这样闲适从容,美好的过渡瞬间成了个寒冬,充满希望的暖春是等在后面的。
(1)请根据拼音,在①、②处写出对应的汉字。(2分)
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2)请根据语境,选出适合填在甲、乙两处的词语。(2分)
甲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4)下列三个短句填入文中的丙处,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 ②每朵花瓣九片 ③九尽春深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①③② D. ①②③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3~4题。(6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作者的爱国之情和决然献身祖国的坚毅之 心流露于诗中,诗风沉郁顿挫。
B. 首联运用借代的手法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 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直接抒发了个人的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 颈联运用拟人和双关的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 至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