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470字。
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福建专用)
第五模拟
(本卷共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0分)
人生无常,时起时落。有时是“春和景明,①__________”的风平浪静,有时是“②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有时是“③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的世事无常,有时又是“相见时难别亦难,④_______________”的不舍无奈;有时会面临“欲渡黄河冰塞川,⑤________________”困境,感到“⑥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深沉的忧愤。但正如苏轼《水调歌头》所言,“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此事自古难以两全,所以,我们要有杜甫《望岳》的“⑨____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__”不畏艰难、勇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答案】 波澜不惊 山重水复疑无路 怀旧空吟闻笛赋 东风无力百花残 将登太行雪满山 山河破碎风飘絮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语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题中的易错字词主要有:澜、疑、吟、赋、残、絮人、圆缺、凌,作答时要注意正确书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中华民族从来不乏对宇宙的想象。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从屈原的“天问”到王勃的“天高地迥 ① (A.qióngB.jiǒng),觉宇宙之无穷”,这些浪漫想象背后,yùn ②(A.酝 B.蕴)酿着的是一种求索的渴望,一种梦想的力量。4月24日,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称 甲 (A.揭晓 B.揭穿)——“天问”。专家表示,“天问”出自《楚辞》。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也彰显了中国人迈向深空的决心和毅力。深空探测永无止境,既充满挑战,还充满机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 乙 (A.锲而不舍 B.慷慨淋漓),持续奋斗。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2分)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4)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三个句子,顺序最恰当的项是()(3分)
①易于吸引广大群众②便于接受和传播③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①②
【答案】(1) B A
(2) 甲A 乙A
(3)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
(4)D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音形。空一:天高地迥:形容极其高远。迥:jiǒng,远;故选B。空二:酝酿:指造酒时的发酵过程;故选A。(2)甲:揭晓,泛指把事情的结果公开出来;揭穿,揭露,揭破,戳穿。句中指公开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名称,应为“揭晓”;故选A。乙: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根据语境“持续奋斗”,应选择“锲而不舍”;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与修改。关联词运用不当。将“还”改为“也”,构成并列关系。
改后的句子为:既充满挑战,也充满机遇。(4)本题考查句子衔接排序。阅读句子可知,三个句子说明以“天问”作为工程名称的原因,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③“厚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为主要原因,排在第一句;“吸引群众”在先,然后才能“接受和传播”,顺序应为:③①②;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乙】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
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以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典范。
B.甲诗“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C.乙诗是诗人被贬后看到下层人民贫困生活,有感而发,写下的慷慨激愤之作。
D.乙诗的开篇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应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4.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来表达对老百姓的同情?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3.B
4.甲诗描绘了“劳役者日落天黑还在露水中泥地里劳作的景象”来表现;乙诗描绘了“百姓流离失所(艰苦生活)、家园荒芜的景象”来表现。(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3、A.根据诗句“式微式微,胡不归(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可知,“式微式微”不是强调“天气不好”,而是天黑了。故选A。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