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710字。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都给出A、B、C、D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正确,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选项涂黑。
3.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小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第1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来峰”,即飞来之山之意,这里指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寻”,古代长度单位;“千寻”,极言塔的高峻;“浮云”,古人常常用来借代奸佞小人。
B.“闻说鸡鸣见日升”,此句写登山所见之景,诗人在金鸡报晓时分,登上飞来峰的高塔,看到一轮红日蓬勃升起,他也不由心潮澎湃。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二字气势夺人,诗人此时站得高望得远,浮云都在他脚下,自然不怕浮云挡着眼睛,由此表现出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D.《登飞来峰》诗人是登高抒怀之作。其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体现了两位诗人年少气盛,抱负不凡的气势。
阅读下面两篇古诗文,完成第2~4题。
【甲】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代掌管经学书籍的学官
B.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介词,用
C.愿为市鞍马 市:买
D.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3.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看见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C.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 ,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 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乙两文都有完整的叙事。甲文根据史书改写,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乙文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
B.甲乙两文都用对话表现人物。甲文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如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