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2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质量检测(一模)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十月乙卯,汉帝告祠高庙,使行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诏册,禅位于魏。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燎祭天地、岳渎,改元,大赦。帝①欲改正朔,侍中辛毗曰:“魏氏遵舜、禹之统,应天顺民;至于汤、武,以战伐定天下,乃改正朔。孔子曰:‘行夏之时。’《左氏传》曰:‘夏数为得天正,’何必期于相反!”帝善而从之。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②共之帝谓侍中苏则曰:“前破酒泉、张掖,西域通使敦煌,献径寸大珠,可复求市益得不?”则对曰:“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幕,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帝嘿然。帝召东中郎将蒋济为散骑常侍。时有诏赐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至,帝问以所闻见,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帝即遣追取前诏。帝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议也。”毗曰:“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帝乃徙其半。
  (选自《资治通鉴•魏纪一》。有删改)
  [注]①帝,这里指魏文帝曹丕。②山阳,汉献帝在禅位后被奉为山阳公。
  10.下列对文中两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B.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C.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D.时群臣并颂魏德/多抑损前朝/散骑常侍卫臻独明禅授之义/称扬汉美/帝数目臻曰/天下之珍当与山阳/共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禅位,禅让帝位。即把帝位让给别人,这里指汉献帝把帝位让给魏王。
  B.《龙氏传》,(春秋左氏传),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
  C.敦煌,地名,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邑,莫高窟就诞生于此。
  D.陛下,宫殿的台阶下,也指对帝王的尊称,这里是对魏文帝的尊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文帝想要重新颁布历法,辛毗反对。辛毗认为魏文帝不能效仿商汤和周武王,辛毗认可“夏朝的历法,最符合天地运行的规律”的说法。
  B.魏文帝想要得到西域的大珍珠,苏则认为如果魏文帝广施教化和威德的话,自会有人送来珍珠,向人要求才得到的珍珠就不再珍贵了。
  C.魏文帝曾赐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诏书,委以重任,随他作威作福。蒋济认为诏书的说法不妥,他说《尚书》中将“作威作福”写作戒律。
  D.魏文帝想要迁徙冀州籍士兵的家属十万户去充实河南郡,在面对朝臣的反对和辛毗的进谏时他态度坚决,最终没有听取朝臣的意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三上书辞让,乃为坛于繁阳,辛未,升坛受玺绶,即皇帝位。(5分)
  (2)毗曰:“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5分)
  宁夏石嘴山市2022届高三年级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冬十月甲申,民部尚书裴矩奏“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上(唐太宗)曰:“朕以诚信御下,不欲虚有存恤之名而无其实。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于是计口为率。
  上厉精求治,数引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