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334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二模(第二次统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夫①曰:“诸侯以国为家,其忧在内。天子以八极为境,其虑在外。故宇小者用菲,功巨者用大。是以朝廷开园池,总山海,致利以助贡赋,修沟渠,立农官,广田牧,增苑囿。太仆、水衡、少府诸农官,岁课②诸入田牧之利,池篽之假,及北边置任田官,以赡诸用,而犹未足。今欲罢之,绝其源,杜其流,上下俱殚,困乏之应也,虽好省事节用,如之何其可也?”
  文学曰:“古者,制地③足以养民,民足以承其上。千乘之国,百里之地,公侯伯子男,各充其求赡其欲。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而意不赡,非宇小而用菲,嗜欲多而下不堪其求也。语曰:‘厨有腐肉,国有饥民,厩有肥马,路有馁人。’今狗马之养,虫兽之食,岂特腐肉肥马之费哉!无用之官,不急之作,淫侈之变,无功而食俸者众,是以上不足而下困乏也。今不减除其本而欲赡其末,设机利,造田畜,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夫男耕女织,天下之大业也。故古者分地而处之,制田亩而事之。是以业无不食之地,国无乏作之民。今朝廷之多张苑囿、公田、池泽,公家有障假④之名,而利归权贵。三辅⑤迫近于山、河,地狭人众,四方并凑,粟米薪柴,不能相赡。公田转租,桑榆菜果不植,地力不尽。愚以为非。先帝之开苑囿、池篽,可赋归之于民,朝廷租税而已。租税殊名,其实一也。夫如是,匹夫之力,尽于南亩,匹妇之力,尽于麻枲。田野辟,麻枲治,则上下俱衍,何困乏之有矣?”
  (取材自西汉桓宽《盐铁论•园池》)
  注释:①大夫,指御史大夫桑弘羊。后文中“文学”,指精通文献经典的人。②岁课:按年缴纳的赋税。③制地,制定田地制度。④障假:障,指筑堤蓄水。假,出租。⑤三辅:指长安京畿地区。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山海                            总:统一管理
  B.以赡诸用                         赡:满足
  C.上下俱殚                         殚:畏惧
  D.路有馁人                         馁:饥饿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其忧在内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B.尽于南亩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C.则上下俱衍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
  D.何困乏之有矣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宇小者用菲
  因此国土面积小的诸侯费用少
  B.池篽之假
  池泽、禁苑出租的租金
  C.秦兼万国之地,有四海之富
  秦国和山东六国,拥有四海财富
  D.不急之作,淫侈之变
  不急需的工程,荒淫奢侈之风变化多端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夫认为国土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君主费用的多少。
  B.大夫认为朝廷广开园林池苑开支巨大,经济困乏。
  C.文学引用古语来警示君主,增强了自己的说服力。
  D.文学运用对比手法,阐明了国家治理的本末关系。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非所以明主德而相国家也
  11.本文“大夫”与“文学”争议的焦点何在?简要概括他们的核心主张。
  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综合练习(二)语文试卷
  匦
  太后(武则天)欲周知人间事,鱼保家上书,请铸铜为匦以受天下密奏。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太后善之。
  乃铸铜匦四,涂以方色,列于朝堂:青匦曰“延恩”,在东,告养人劝农之事者投之;丹匦曰“招谏”,在南,论时政得失者投之;白匦曰“申冤”,在西,陈抑屈者投之;黑匦曰“通玄”,在北,告天文、秘谋者投之。常以谏议大夫及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