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680字。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资料:文言虚词分类详解
  学习目标:
  1、 了解文言虚词的分类,把握其基本特点。
  2、 对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分析,明确考查的方式、规律等内容。
  3、学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的方法。
  学习重点:1、清楚了解高考考查情况,2、学习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 何谓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
  文言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共六类: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
  二、学习过程
  (一)了解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
  (二)高考文言虚词考查情况分析
  1、考查说明——“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1)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8个)
  (2)“在文中”,指“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放在语境里理解。
  (3)“意义”,指找出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代。
  (4)“用法”,指虚词的语法功能。即结构实词成句(连词、副词、介词、、表现语气(助词、语气词)、充当实词(代词、名词、动词、兼词)。
  2、天津卷历年考查统计
  04、其 乃  以  所   05、于 之 而 与   06、其 乃 以 为   07、于 之  而  则
  08、而 之  以 所以  09、乃 其 于 而   10、因 而  以 为  11、且 于  其  则 
  12、以 之 于 其     13、以 为 乃 而   14、以 于 而 其   15、之 而 为 于
  17、焉 以 而 其     18、因 以 之 若   19、则 于 而 以   20、以 乃 且 而 
  21、焉 以 于 之
  (三)例题分析
  例题:下列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儒”          因泣下霑衿 ,与武诀去
  B.忽有人被发粗衣 ,自天而降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                           斧斤以时入山林
  D. 一夕,为海潮所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四)考察内容的设置
  (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具有多种的词性,例如“为”字,可以是动词、介词和句末语气词。        
  (2)对一个虚词某种词性不同用法的辨析。如“而”作为连词使用就有多重作用。
  (3)对学生掌握课本语言材料的考查。分析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试题组成的对比项或干扰项,都出自高中语文课本。
  三、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1.语境推断法
  例1: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故凡名能好古者,必非庸俗人也,以其非庸俗人之所好,则庸俗人亦从而效之。”
  2、语法结构切入法
  分析虚词所在语句的语法成分,辨别虚词词性,来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2: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