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680字。
【2022中考备考】
2021-2022学年度春季学期
九年级语文学科综合练习(一)
(练习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引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抑或是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家国情怀从来都不只是摄人心魄的文学书写,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本次考试围绕家国情怀展开,试题包括三个板块。
一、积累(共32分)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无不________着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良家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家风的________中获得心灵的支撑和行为的________。
A. 彰显 滋养 引领 B. 彰显 养育 引发
C. 显露 滋养 引发 D. 显露 养育 引领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彰显:鲜明地显示,褒义词。显露:明白直截,明显表露,中性词。第一空的主语是“家风善行”能显示“魅力”,应该用褒义词,故选“彰显”;滋养:滋补养育,提供营养。养育:抚养和教育。滋养强调了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养育重点在教育。家风无言,起到的是春风化雨作用,第二空要“获得心灵的支撑”即要家风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故选“滋养”;引领:引导,带领,重在方向性上的指导。引发,引起,触发。第三空讲优良家风在行为上起的作用(作示范起指导作用),故选“引领”。故选A。
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mào()良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程。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用创造、奋斗、团结、梦想来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我们有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铸就成的。
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晦( )(2)mào( )
3. 材料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三个。
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述有误,请你找出病因并把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病因:_________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题答案】
【答案】2. ①. huì ②. 袤
3. 风雨如晦、气壮山河、同心同德、历久弥新、风雨无阻、彪炳史册、危急关头。
4. ①. 病因:句式杂糅 ②. 修改: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是因为我们有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我们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历久弥新,是我们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铸就成的)。
【解析】
【2题详解】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广袤,guǎng mào,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积累能力。写出其中三个成语即可。
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形容气概极其豪迈。
同心同德,tóng xīn tóng dé,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形容大家团结一条心。
历久弥新,lì jiǔ mí xīn,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
风雨无阻, fēng yǔ wú zǔ,无论刮风下雨都阻挡不住。表示预先约好的事情不受任何阻挠,照常进行。
【4题详解】
句式杂糅。“因为”“铸就成的”杂糅。去掉“因为”或“铸就成的”。
5. 初三(1)班在开展“天下国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菁菁同学为大家展示了她搜集的两副对联,但是不小心被打乱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将上下联组合完整。
与时俱兴旭日东升明月长洁酒一堂党蔚新风树正气
①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神州飞跃,民建四化展宏图
②上联:改革开放,春风骤放花千树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答案】
【答案】 ①. 上联:旭日东升,党蔚新风树正气 ②. 下联:与时俱兴,明月长洁酒一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充对联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掌握对联的相关知识,并结合题目具体要求作答。对联常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平声包括阴平和阳平,仄声包括上声和去声);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①下联“神州飞跃”是主谓结构,所以上联选主谓结构的“旭日东升”;根据对联常识可知,对联的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气”是仄声,因此上联后半句选“党蔚新风树正气”。
②上联“改革开放”是并列结构,所以下联选并列结构的“与时俱兴”;根据对联常识可知,对联的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堂”是平声,因此下联后半句选“ 明月长洁酒一堂”。
6. 根据内容理解,在下面的横线上,准确默写出相应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