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2022年春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测试
七年级语文2022.4
本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出相应的汉字。(书写工整、规范、美观)(4 分)
书,是知识的来源,是修养的载体。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静谧的夜晚守着一盏孤灯阅读的时候,我们便会享受无拘无束畅游的从容,内心便会感到无比充盈。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惊涛澎pài▲ 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了解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 ▲ 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认识了到邓稼先这一xiǎn ▲为人知的科学家。读《木兰诗》,我们领略到花木兰这一妇rú ▲皆知的巾帼女英雄的形象……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耐住寂寞,携书而行!
2.名句填空。(8分)
①当窗理云鬓, ▲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② ▲ ,关山度若飞。(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④ ▲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⑤ ▲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的《逢入京使》)
⑥深林人不知, ▲ 。(王维的《竹里馆》)
⑦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 ”。现在常用来指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
B.尽管当时只有17岁,王源曾在2017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30为最具影响力青少年之一,真是既稚嫩又锋芒毕露。
C.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
D.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亘古不变的是人类追求梦想的百折不移的信念。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唐宋八大家之一。
C.王维被称为“诗佛”,李白被称为“诗仙”,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代表,和高适并称为“高岑”。
D.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因“《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故自号六一居士。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6.综合性学习(8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话题,“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国家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我们班计划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信你能出色地完成下列任务。
(1)有四位同学诵读了下列诗句,其中哪一句不属于爱国主题类诗句?( ▲ )(2分)
A.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B.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C.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D.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2)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精彩的宣传标语。(2分)
▲
(3)结合本学期所学课文中爱国人物或选择你熟悉的一位爱国人士,简述他的爱国故事或事迹。(4分)
▲
▲
二、阅读赏析(44分)
(一)(8分)
7.品读《骆驼祥子》原著,尝试批注。(6分)
①祥子……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②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