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900字。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自由的诗歌世界饱含人们的沉浮情思。《关雎》中的“①________,②_______”,写出了主人公日日夜夜思念意中人的追求之苦;《子衿》中的“③________,④_______”,展现了女子在城楼上久候恋人不至的心烦意乱;《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⑤_______,⑥______”,体现了王勃以超时空的豁达心态劝慰友人的真挚情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⑦_______,⑧_______”,借欲渡无舟抒发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之情;《小石潭记》中的“寂寥无人,⑨______,⑩________”,抒发了柳宗元因遭贬而无心同人畅游美景的悲伤凄情。
【1题答案】
【答案】 ①. 求之不得 ②. 寤寐思服 ③. 挑兮达兮 ④. 在城阙兮 ⑤. 海内存知己 ⑥. 天涯若比邻 ⑦. 欲济无舟楫 ⑧. 端居耻圣明 ⑨. 凄神寒骨 ⑩. 悄怆幽邃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要注意“寤、寐、兮、阙、楫、耻、悄、怆、幽、邃”等字要书写正确。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国文艺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形成了言简意赅① 、凝练节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等美学旨趣,在世界文艺之林 甲 。今天的创作者在讲述中国故事的 乙 中,应该 丙 ,看到鲜明的中华文化biàn② 识度。这种审美旨趣难道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1)为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①________(A.gāi B.hài) ②________(A.辩 B.辨)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甲________(A.独树一帜 B.独具匠心) 乙________(A.里程 B.过程)
(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旨趣充分传达出来②深入传统宝库
③让人看到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的文艺风貌④汲取审美养分
A. ①③②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④①③ D. ③②④①
(4)文中画直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完整地写出正确的句子。
【2题答案】
【答案】(1)①A ②B
(2)甲A 乙B (3)C
(4)这种审美旨趣难道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赅——gāi,言简意赅:语言简练而意思完备。故选A。
②biàn——辨,辨识:辨认;识别。故选B。
【小问2详解】
甲: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比喻独闯一条路子,自成一家。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根据前文提到的“中国文艺”可知应用:独树一帜。故选A。
乙:里程:指发展的过程。过程: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根据前文提到的“讲述”可知应用:过程。故选B。
【小问3详解】
从逻辑先后分析,应先深入传统宝库,才能从中汲取审美养分。故②④。“深入传统宝库,汲取审美养分”的直接目的是“将这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旨趣充分传达出来”,最终目的是“让人看到庄重典雅又妙趣横生的文艺风貌”。故排序为:②④①③。故选C。
【小问4详解】
“难道”表示反问,无疑而问,画线句表达的意思是“这种审美旨趣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明显不合逻辑。故应改为:这种审美旨趣难道不是我们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的底气?
二、阅读(70分)
(一)(6分)
阅读下面诗作,完成下面小题。
【甲】
式微《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乙】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