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5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河北省九地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 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倾其所有 盛情。
  C. 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 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6. 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的作用。
  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下面提示续写你的感悟。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
  【5~7题答案】
  【答案】5. D    6. ①总结全诗,委婉地表达了对淳朴民风的赞美和对山村的留恋之情。②点明了诗歌题目,“夜叩门”与首句“农家”遥相呼应,不仅画面完整,而且更耐人寻味。   
  7. 示例:不管前路多么难行难辨,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解析】
  【5题详解】
  D.本诗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选项“笔调低沉”说法有误,应为:笔调自然欢快。故选D。
  【6题详解】
  考查诗歌赏析。这两句诗句意为:今后如果还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随时会拄着拐杖来敲你的家门。尾联诗人笔锋一转,表明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月光之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以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把酒言欢,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这既是对全诗搃 结,也表现了作者对山村生活的留恋不舍之意。从结构上,末句“夜叩门”与首句“农家”相照应,使全诗结构和画面完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耐人寻味。
  【7题详解】
  考查诗句赏析和语言表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在困境当中,往往蕴含着转机与希望。据此可拟写为:人总有可能会陷入某种“绝地”,此时,需保持内心的镇定,坚定信念,不懈前行,总会迎来转机与希望,看到光明的前景。
  河北省承德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 在古诗词的创作中,一般都会避免重复用字。但这首诗的首句却出现两个“难”字,请简要分析诗人这样表达的效果。
  8. 画线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