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20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河北省九地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熹,字元晦,徽州婺源人。始,熹少时,慨然有求道之志。父松病亟①,尝属熹曰:“籍溪胡原仲、白水刘致中、屏山刘彦冲三人,学有渊源,吾所敬畏,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故熹之学既博求之经传,复遍交当世有识之士。延平李侗老矣,尝学于罗从彦,熹归自同安②,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而以居敬为主。尝谓圣贤道统之传散在方册,圣经之旨不明,而道统之传始晦。于是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熹没③,朝廷以其《大学》、《语》、《孟》、《中庸》训说④立于学官。
(节选自《宋史??朱熹传》,有删改)
①亟(jí):危急。②同安:地名。③没:同“殁”,死。④训说:训释解说。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尝属熹曰 属:____________
(2)尝学于罗从彦 尝:____________
(3)大抵穷理以致其知 致:____________
(4)于是竭其精力 竭:____________
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慨然有求道之志 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B. 其为学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C. 而以居敬为主 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D. 而道统之传始晦 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即死,汝往事之,而惟其言之听。
(2)不远数百里,徒步往从之。
11. 从选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可以看出,真正的“为学者”都有哪些共同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8~11题答案】
【答案】8. ①. 同“嘱”,嘱托 ②. 曾经 ③. 得到 ④. 竭尽 9. D
10. (1)我就要死了,你去侍奉他们,而且要完全听从他们的话。
(2)不惜远行数百里,徒步前往李侗处从学拜师。
11. ①从小喜欢学习或树立求学的远大志向。②师从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虚心求教。③结交有识之士(名士),勤勉地向他人学习。(答出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曾经嘱托朱熹说。属:同“嘱”,嘱托。
(2)句意为:曾经向罗从彦学习。尝:曾经。
(3)句意为:大致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得到其内在规律。致:得到。
(4)句意为:于是,朱熹竭尽自己的精力。竭:竭尽。
【9题详解】
A.结构助词,的/助词,主谓间取独,不译;
B.代词,指朱熹/代词,这;
C.介词,把/连词,表结果,以致于;
D.都是连词,表顺承;
故选D。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作答此题,要遵循“字字有落实,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注意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重点词语:
(1)即:就要;汝:你;事:侍奉;之:代词,他们;惟:只,全完;其言之听:宾语前置,应为“听其言”,听从他们的话。
(2)数百里:几百里;往:前往;从:跟从;之:代词,他。
【11题详解】
河北省承德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武恪字伯威,宣德府人。初以神童游学江南,吴澄为江西儒学副提举,荐入国学肆业。明宗在潜邸①,选恪为说书秀才。及出镇云南,恪在行。明宗欲起兵陕西,恪谏曰:“太子北行,于国有君命;于家有叔父之命,今若向京师发一箭,史官必书太子反。”左右恶恪言,乃曰:“武秀才有母在京,合遣其回。”恪遂还京师,居陋巷,教训子弟。
文宗知其名,除②秘书监典簿。秩满③,丁内艰④,再除中瑞司典簿,改汾西县尹,皆不起。人或劝之仕,恪曰:“向为亲屈,今亲已死,不复仕矣。”居数岁,会朝廷选守令,泰不华举恪为平阳沁水县尹,亦不赴。近臣又荐为授经郎恪遂阳为喑哑不就。
恪好读《周易》,每日坚坐⑤,或问他说:“先生之学,以何为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