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860字。
2022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青年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大时代。新时代中国青年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努力拼搏、奋勇争先。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是传统的“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还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青年在各行各业把平凡做成了不起,将奋斗精神印刻在一个个普通岗位中。在工厂车间一线,青年工人苦练本领、精益求精,拧好每个螺丝、焊好每个接头,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在田间地头,青年农民寒耕暑耘、精耕细作,用科学技术为粮食增产、为土地增效,努力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他们用勤劳和汗水生动展现了中国青年“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整体风貌,让青春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
(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在体现综合国力、弘扬民族志气的重大工程之中,在抗击重大自然灾害面前,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时刻,青年的身影始终挺立在最前沿。无论是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战略工程现场,还是港珠澳大桥、大兴国际机场等标志性项目工地,“青年突击队”“青年攻坚组”的旗帜处处飘扬。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年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上,占总数达60%的青年建设者靠钢铁般的意志,拼搏在前,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建设奇迹,用事实证明中国青年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的前列。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的激励推动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在国家持续出台创业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青年积极投身大众创业创新热潮,用智慧才干开创自己的事业。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材料二
(选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
材料三 时代是青年发展的最宝贵沃土。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回想百年之前,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囿于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不少青年空有一身本领却难以施展、空有一腔抱负却难以实现。国家好,青年才会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盛世,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受教育水平大幅提升,身心素质向好向强,就业创业机会充分多样,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新时代必将为青年搭建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插上腾飞的翅膀,必将成为青年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伟大时代。
青年是时代发展的最蓬勃动力。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摘编自《新时代塑造新青年》,《人民日报》2022年4月22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个大有可为的大时代,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也将成为大有作为的新青年。
B. 青年工人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证明中国青年在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住,面对困难有勇气。
C. 建国以来,我国初高中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年~2010年,高中毛入学率增速最快。
D. 我国高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生数从2012年到2020年不断增长,到2020年工科专业毕业生总数达新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中国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就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B. 青年用勤劳和汗水生动展现了中国青年艰苦奋斗的整体风貌,因此青春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闪光。
C. 越来越多的工科专业毕业生投入社会,为中国工程师团队提供力量,有利于创造“工程师红利”。
D. 每一代青年都要在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方可成就青年。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放入材料一第(三)部分中的一项是( )
A. 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
B. 青年踊跃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
C. 在信息技术、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过半。
D. 截至2021年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14-35岁的注册志愿者已超过九千万人。
4. 请仿照材料一的(二)处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在材料一的(一)、(三)处横线上分别填写相应内容,并简要说明这三处的逻辑关系。
5.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当下该如何看待时代与青年的关系?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述你的观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证明中国青年在关键时刻能够顶得住,面对困难有勇气”错,青年工人精益求精,争当“青年岗位能手”,对应的是材料一的(一)板块,体现的是中国青年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人生与我
朱光潜
①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②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看得比其余的人重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