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50字。
2019级初三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蜷伏(quán) 濒临(bīn) 诲人不倦(huì)
B. 殷红(yān) 顷刻(qǐng) 扣人心弦(xián)
C. 喝彩(hè) 绯红(fēi) 大相径庭(jìng)
D. 屹立(yì) 锃亮(cèng) 吹毛求疵(cī)
【答案】D
【解析】
【详解】D.锃亮(cèng)——zèng;
故选D。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B. 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捡了出去。
C.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慢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
D. 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退色了。
【答案】A
【解析】
【详解】B.捡——拣;
C.轻歌慢舞——轻歌曼舞;
D.退色——褪色;
故选A。
3. 下列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北京冬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从容自信的中国。开幕式上,拂动舒展的绿色春苗,倾泻而下的黄河之水,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令人叹为观止;奥运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赢得了观众振聋发聩的欢呼声。冬奥志愿者们以细致周到的服务助力奥运,那些感人的瞬间仍然历历在目;同时,众多科技元素也融入了冬奥,中国科技与冬奥相辅相成,科技让冬奥更节能低碳,冬奥让科技更普惠亲民。
A. 叹为观止 B. 振聋发聩 C. 历历在目 D. 相辅相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 事物好到了极点。本句用来形容破冰而出的奥运五环的美,使用正确;
B. 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本句用来形容观众欢呼声之大,对象误用,使用不正确;
C.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本句用来形容奥运会上志愿者服务的情景令人难忘,使用正确;
D.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缺一不可。本句用来形容中国科技与科技的结合,使用正确;
故选B。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成都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公布旨在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撑成都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为目的。
B. 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加之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使民乐创新有了更多可能。
C. 成都大运会的火炬“蓉火”在设计上充分体现古蜀的太阳神鸟元素,暗寓璀璨的古蜀文明辉煌永存。
D. 金牛古道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经广元而出川,全长将近两千多里,是二千多年前巴蜀地区通往中原的一条重要道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句式杂糅,“旨在”与“为目的”删掉其一;
B.成分残缺,“随着”与“使”删掉其一;
D.语义矛盾,“将近”与“多”删掉其一;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孙权劝学》)
乙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