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50字。
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宣子①田②于首山,舍③于翳桑④,见灵辄饿⑤,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⑥之,舍其半⑦。问之。曰:“宦⑧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⑨,而为之箪食与肉⑩。既而⑪与为公介⑫,倒戟以御公徒⑬,而免之⑭。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
【乙】援⑮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⑯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节选自《后汉书•马援传》)
【注释】①宣子:即赵宣子,春秋晋国卿大夫。②田:打猎。③舍:居住,休息。④翳桑:古地名。⑤饿:饿倒在地上。⑥食(sì):拿东西给人吃。⑦舍其半:灵辄要留一半给母亲。⑧宦:(在外)学习官吏的事务。⑨尽之:吃完食物。⑩为之箪食与肉: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一些肉。⑪既而:不久。⑫与为公介:(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公,指晋灵公。⑬倒戟以御公徒:(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⑭免之:使赵宣子得以脱险。⑮援:即马援,汉朝著名将领。⑯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马革,马皮。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食三日矣 食:______(2)请以遗之 遗:_______
(3)使尽之 使:______(4)男儿要当死于边野 于:_______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2)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10. 【甲】文中,灵辄为什么要“倒戟以御公徒?
11. 从【乙】文可以看出,马援具有怎样的美德?
2022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二)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7~10题。(12分)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①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②,毋③为刻急④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而死。夫天地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