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960字。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习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4月13日在京落下帷幕,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已为各行各业累计培养输送2亿多高素质劳动者。但由于缺乏清晰合理的分类标准,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普通教育的“衍生品”和“附属品”。在一些人心中,职业教育“低人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特别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教育仍然面临结构性矛盾,相对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领域的短板。
此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对于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瓶颈”问题,助力其进一步改革发展,释放了积极信号。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一场教育变革,关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需要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摘编自胡浩、翟永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来源,对于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每年培养毕业生约1000万人。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在全国超2亿的技能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多万人。解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亟须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
与其他类型的教育不同,职业教育对外部因素的依赖性更大。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形成合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地各部门应从根本上认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宏观统筹,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摘编自丁雅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材料三:
有数据表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比重就相应上升约0.5个百分点。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发展来看,中国都需要一支庞大、稳定的职业技术人才队伍,以适应未来综合国力竞争需要,同时对接国内就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推动创业创新和工业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职业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而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是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一招,也是解决“技工荒”、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等问题的重要方法。职业教育在稳就业保民生、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个人而言,职业教育开拓了成长成才的路径,在高等教育之外,为个体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应有的作用,要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业学校要坚持德技并修、育训结合,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不断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鼓励职业院校更多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提升职业教育就业对口率。
(摘编自陈立鹏《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使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了提质培优的快车道,职业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
B.我国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新增从业人员大多数来自职业学校,其中高技能人才仅有5000多万人。
C.职业教育对外部因素依赖性大,职业学校应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等办学方式。
D.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实现成功与成才梦想的最主要途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教育面临结构性矛盾,职业教育是短板,发展职业教育关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B.我国要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做支撑,职业教育应在其中发挥作用。
C.提高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占比,将有助于国内就业需求的满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推动创业创新的重要举措。
D.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解决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也能解决技工荒的问题,还能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3.如何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必须实现的重大改革成果。
生态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是一种与生态密切相关的、社会共享的公共产品。根据其公共性程度和受益范围的差异,可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