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50字。

  绝密★启用前
  湖北省随州市2022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1~4题。
  为什么劝君多读文学书
  聂震宁
  ①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来,媒体很是热闹了一阵子,“莫言”大体成了当下社会一个热门话题。作家为此说了一句很大气的话:“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为文学做一番呼吁,实在是有感而发。
  ②三国时期文学家曹丕认为,“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朝历代把包括文学创作在内的著书立说当做“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学书被不少媒体称为休闲书。其实休闲书是相对于实用书而言的,休闲的文学何尝没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
  ③文学书可以是闲书,然而闲书不闲。作家白先勇认为,文学最能够投射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文学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教育。如果没有文学的教育,人还处于野蛮的时代。“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就是明证。吕蒙最初乃一介武夫,将孙权“劝学”记在心上,发奋读书,变得谈吐儒雅,前后大不一样。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作家梁晓声也有过一个观点:“一个人在文艺鉴赏方面的能力,常常决定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年头不是到处都在呼吁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吗?按照梁晓声的说法,恐怕文学书不仅不闲,实际上是成才必读之书。
  ④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文学书并不是被轻慢的闲书,而是具有重要社会作用的。《论语??季氏》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孔子这话讲的就是诗歌可以起到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汉书??艺文志》强调“诗言志”,是讲文学作品最能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寄托美好理想。言志的文学岂可等闲视之!更不用说文学作品往往少陈词滥调、恶八股教条、多创新之举。多读文学书,就可以多接触灵动优美的文学叙述,多呼吸新鲜活泼的文学气息,何乐而不为!
  ⑤就算文学书是闲书,却也是必读的闲书。胡适对于“闲暇”曾讲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需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如今我们的闲暇时间正多起来,有人做了计算,上班族一年双休日带节假日可休息123天。倘若国人的闲暇时间大都用于吃喝玩乐,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素质将何其堪忧!如果能闲暇读闲书,闲书多读文学书,情形是不是要好得多?著名作家余秋雨说:“从根本上说,文学首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素质。”是的,很多人读文学书不是为了一种职业,因为这是闲书。闲书对于很多人虽然是用来休闲的,可休闲的结果却是一种良好素质的养成和提高,这对于一个人是多么有益的事情;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更是“经国之大业”。因此,劝君多读文学书。
  (选自2022年1月18日《学习强国》,有删改)
  1.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著书立说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B.文学作品绝不能称为“闲书”,因为文学没有休闲娱乐功能。
  C.一个人的文艺鉴赏能力对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
  D.文学作品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
  4.文章认为文学具有教育作用,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西游记》对青少年有何教育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5~9题。
  文人与猫
  简默
  ①去临清的头天傍晚,豆包不见了。
  ②豆包是一只布偶猫,它喜欢黏人,黏如盘中豆包。我第一次与它照面,便被它黏上了,我脱口叫它豆包,从此,豆包豆包的呼唤声在我家热闹地响成一片。
  ③吃饭前,我拎了一袋垃圾开门放在门口,豆包像一道白色闪电,在门合上的一刹那,嗖地窜了出去。可笑的是,我竟然毫无察觉。妻子开门进来,豆包平常总是一个箭步冲到门口,迎接主人,而此时却不见它的踪影。我遍寻它爱待的角落无着;妻子不相信地又到处找了一遍,仍然没找到。我在家中坐立不宁,反复在它平时爱鼾睡的几处“卧榻”寻找,又掀开床罩,趴在地板上,查看床下,均一无所获。我绝望地拧开门,冲着楼梯,豆包豆包地唤了几声,它仿佛从天而降,自楼上一溜烟地冲入屋内。豆包豆包的呼唤声夹杂着惊喜,重新在我家响起。
  ④豆包的失而复回,让我第二天心无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