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4460字。

  古诗文阅读综合练习(二)
  综合练习01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2021•鹤山市第二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跳过
  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施加刑罚
  C.欲辟土地,朝秦楚         朝:使……朝拜,名词用作使动词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临,这里指统治
  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同义的是(   )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B.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C.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 D.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以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的生动的事例说明了不能做与不去做的根本区别。
  B.孟子指出了齐宣王要想治理好国家,需要有善于推恩之心。
  C.在上面的选段里,齐宣王的心里已经没有了以武力争霸的想法。
  D.孟子不仅强调了经济的重要性,而且还强调了教化的重要性。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2021•湖北襄阳市•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义公禅房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注]义公:唐代高僧。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亦指《莲花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为题赞诗,也是山水诗,义公禅房点明了身份地点,同义公习禅相呼应。
  B.空林是禅房背景,空寂的山林为义公安心修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连绵雨后,夕阳斜照,翠影斑驳,庭院阴冷,义公禅房显得空寂落寞。
  D.禅房驻足,可仰观高峰,可欣赏深壑,所见之景气象宏大,雄奇壮观。
  2.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