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40字。
西安市临潼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喜剧观赏是轻松的,喜剧创作却是严肃、有艺术规律的。好笑,是检验喜剧质量的标准之一,但不应成为唯一标准。
“唯笑点论”是一种创作上的短视。盲目或一味追求好笑,消解的将是喜剧创作者对现实的敏锐程度、对复杂生活的认知能力,强化的是形式单调、内容空洞的“段子手”特质。
笑的前提是理解。观演间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观众才能会心一笑。这种理解的形成,需要戏剧情境和情节铺垫,靠的是演员与观众递进式的交流。当演员的戏剧动作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时,笑,便产生了。
创造笑声变成一种创作手段,揭示出当下喜剧创作中的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比如,创作中过度追求密集的笑点,攒“段子”优先于写故事,喜剧作品成了单纯的包袱堆砌、才艺表演叠加和网络流行语拼接;一些创作者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在创作中追求处处立竿见影、句句直接使用、时时见到喜剧效果;急于追求观众的即时反馈,导致作品的人物塑造流于表面,故事缺乏逻辑,创作容易陷入套路化。究其根本,是这些创作者没有从喜剧的本质、戏剧的本质出发进行创作,忽视了结构和叙事的重要性。以相声为例,讲究“三翻四抖”,层层铺垫后的突然转折,才有喜剧效果。每句话都带个包袱,如何产生反差?怎么形成节奏?如果一句看似好笑的台词不能推动喜剧作品内容的发展,那么它放在相声中,就不是成功的“外插花”包袱;观众当时也许会笑,但很快会遗忘。另外,这种只为渲染喜剧气氛而与作品内容并无直接关联的“外插花”包袱,还会影响表演者后面的包袱设计。
喜剧创作者的首要任务,是讲好一个故事、架构好情节,而后在过程中自然地引人发笑,而不是为了逗观众笑,讲一个不合逻辑甚至脱离现实的故事。
很多人感叹经典喜剧作品的深远影响力。事实上,那些被我们真正记住的,被岁月留下的,是台词背后反映生活、观照现实的思辨力量。那些值得反复品味的喜剧精品,有格调、有智慧、有情怀。它们让我们相信,真正的笑是可以穿透岁月的回声。
相声《宇宙牌香烟》中,马季说着“电报挂号,一推六二五;电话,不管三七二十一”,观众笑的是虚假广告夸大其词;小品《打工奇遇》里,赵丽蓉唱着“群英荟萃”“萝卜开会”,观众笑的是用假冒伪劣欺骗顾客的不法商家;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以上世纪90年代一个北京六口之家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为横断面,展开一幅多姿多彩的时代画卷……
越是写微小、局部,就越需要有在时代大背景上开疆拓土的视野和张力。喜剧创作不是从笑点到笑声,而是从生活到笑声。于精神世界有所拓展、于世道人心有所补益、于思想境界有所提升,才是喜剧创作的立身之本。喜剧创作者保持创作的自觉与理性,才能回归真正的喜剧精神,其作品才会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考验。
(摘编自王瑨《喜剧创作应忌“唯笑点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能否逗引观众发笑,观众能否在笑声中获得轻松愉悦的感受,是检验喜剧质量的首要标准。
B.只要创设了戏剧情境,铺垫了戏剧情节,就能达成观演间的“心照不宣”和观众的“会心一笑”。
C.“外插花”包袱能让观众发笑,但不能推动喜剧内容的发展,另外还会影响后面的包袱设计。
D.喜剧创作者保持“从生活到笑声”的创作自觉与理性,才能创作出赢得观众认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明确反对“唯笑点论”,并将其作为靶子,进行有理有据地批驳。
B.文章分析时由表及里,从喜剧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入手,进而探讨其根源。
C.文章举马季等人作品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喜剧要讲好故事、架构好情节。
D.文章先破后立,先深入批判错误观点,继而给戏剧创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下一些年轻的喜剧创作者一味追求包袱,这可视作“唯笑点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B.甩“段子”、用“网络梗”秀“才艺表演”等,是当下一些喜剧创作者创造笑声的常用手段。
C.喜剧创作者先要沉下心来研究喜剧,从内容出发去思考如何创作,注重结构和叙事。
D.有格调、有智慧、有情怀的喜剧作品,即便没有笑点,也能穿透岁月,成为永恒的经典。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洛天依踏上冬奥文化节舞台,到柳夜熙在抖音吸粉近千万……一时之间各大企业,品牌们纷纷与虚拟人展开联动,以此抢夺流量,同时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的入局。
虚拟数字人崛起的同时,虚拟偶像也正在逐步开拓市场。爱奇艺《2019虚拟偶像观察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有3.9亿人正在关注虚拟偶像。在近几年娱乐明星频频“塌房”氛围的笼罩下,“敬业”的虚拟偶像更受娱乐公司、粉丝们的欢迎。
不过,虚拟数字人的缺陷也非常明显。由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