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180字。

  2022年番禺区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 24分)
  一、(3 小题, 16分)
  “氹氹转转,菊花园,炒米饼,糯米糯米团,五月初五系龙舟节呀,阿妈带我去睇龙船……”为了挖掘中华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底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学将 6 月定为“端午文化”主题月。根据学校安排,你和徐善思、张好问、李乐学等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负责组织此次主题活动,需共同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徐善思同学在校刊开设一期专栏。请你为一则稿件的片段审稿,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一个不朽的生命,从①亘(hén)古神秘的湘楚大地昂昂而来,并将踏着无穷的岁月②凛(1ǐn)凛而去。你出身贵族,自小怀有悲天③闵(mǐn)人之心、复兴楚国之志。担任想怀王左徒的你,力图通过变法改革挽狂④澜(lán)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然而,这竟是你⑤恶(è)运的开始,你终其一生也没能重现楚国的荣光。我看见你孤独地⑥涉、(shè)过汉江的浊流,沿着祖先的足迹颠⑦(pèi)流离:我听见你独自咀⑧嚼(jiáo)人生的苦涩,立于天地之间⑨诘(jí)问命运。郢都的轰然⑩覆(fù)灭,让深处绝望的你自沉汨罗水,但我知道,你走向了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竖起了一根擎天往!上面写着你的名字:屈原!
  A. ①②⑧⑩       B.②②③⑤⑨       C. ②④⑦⑩      D. ④⑥⑦⑩
  2.张好问同学以番禺龙舟竞渡为题材制作微视频,以下是微视频的部分解说词。其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俗语说:“四月八,龙船透底挖。”龙舟比赛前,要举行隆重的起龙船仪式,这在番禺是家喻户晓的事。
  B.“沉睡”的龙船被“唤醒”后,村民还会对龙船进行清洗与修补,这一做法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
  C.欣赏龙舟比赛,除了看快慢,还要看桡手的动作,更要看整支队伍传递出来的团结一致、锲而不舍的精神。
  D.比赛结束当然少不了一顿传统地道的龙船饭,光是那浩浩荡荡的气氛,就让人感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3.端午习俗众多,有吃粽子、戴香囊、饮雄黄酒、赛龙舟、吃龙船饭等。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端午习俗,李乐学同学在学校的小广场专门设置端午习俗展示体验区。
  (1)在包粽子的体验区展板上有一段关于粽子的文字介绍,请你找出有语病的一句(    )(3分)
  ①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会举行与吃有关的民俗活动。端午吃粽子,可算是全国通行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②包粽子的材料一般是嫩芦苇叶、竹叶等。北方的粽子偏甜,主要原料是糯米配上红枣或蜜枣,有的还用豆沙或果脯。③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馅料丰富,如鲜肉、火腿、蛋黄、赤豆等,风味独特。千百年来,④吃粽子的风俗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
  A.①                B.②                  C.③              D.④
  (2)香囊制作体验区有一个互动游戏:请填充展板上的“香囊制作指南”的三处空缺,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完整。(      )(3 分)
  端午将至,湿热既上,“五毒”尽出,“戴个香囊袋,不怕五虫害”,端午的香囊不仅有驱虫之用,还可以作为襟头点缀,有着吉祥安康的寓意。请按下面制作方法,一起动手制作一个香囊吧!
  先准备一块长条形的布,翻到背面,沿着窄边对折。       ,留出一个口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口袋。再将布的正面翻出来,       ,再塞入一些棉花充实口袋。        ,将两边沿着丝带向下翻,用平针法缝合,不要缝住丝带。缝好之后将丝带一抽,简易香囊就做好了。
  ①取适量香料装入缝好的袋子中
  ②取一根丝带放在布袋的口子上
  ③用锁缝法将上下两面缝合
  A. ①②③         B.③①②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3)在番禺特色端午民俗展示区详细介绍了“龙船饭”,为了更好地推广本土文化,请你为番禺“龙船饭”拟一则广告词,并用硬笔正楷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里,不超过 20 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材料:吃龙船饭这一传统习俗在番禺农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年番禺龙船饭的最大规模达到 1800 围。每当端午正日晚上,村中设下长约 1 公里、宽约 45 米的酒席,款待来自各方的亲朋好友。华灯初上,宾客扶老携幼,陆续入席,热闹非凡。厨师们现场烹制各式龙舟美食,色香味诱人。谈笑声、音乐声、碰杯声融为一体,置身其中让人充分感受岭南端午节的特色风情。龙船饭不仅有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