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290字,答案扫描。
福建省厦门市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材料一:
正义的原则构成正义理论的核心。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罗尔斯正义论中有两个正义原则,第一个是“平等自由”原则,它主张要平等地保障所有人的基本自由权利;第二个原则主张在公平机会的前提下最关怀那些处境最差者。罗尔斯的倾向是在保障基本自由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兼顾利益平等。但放长历史的眼光来看,由“生存—自由—平等”三原则构成的正义系列可能更为恰当。
生存意味着身体不受任意侵害,不受死亡威胁,也意味着拥有基本的物质生存资料,这无疑是任何社会应当首先满足的基本价值。但如果仅停留于此,就意味着一个社会还处在低度发展阶段,甚至没有真正把有尊严的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这大概也是在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中生存原则隐而不显的原因,它已经包含在自由和平等原则之中了。所以,有必要从生存原则过渡到自由原则。
自由并非人人爱怎样就怎样的那种自由,而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随其所欲地处置或安排他的人身、行动和全部财产的那种自由。自由既包括人身自由、人身安全等生命权利,还包括信仰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以及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自由等。这后面的内容构成社会制度所追求的更高价值目标。而达此目标之后,是否还有必要追求平等,实现平等呢?
平等在广义上包含生命和自由这两种价值。生命价值可以解释为国家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利。而自由的价值亦可以在思想信念和政治领域里解释为平等地对待一切人的自由权利。在思想与政治领城里,自由与平等实际上是统一的,它们的冲突主要发生在社会和经济领域——在实现了人身、信念和政治权利的平等之后,是否还有必要实现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平等?或者,把这种平等实现到何种程度?诚然,社会应首先剥离开那些由政治、身份因素造成的贫富不均,但在对待剩下的由人的天赋差别和努力程度造成的贫富不齐时,却不能不持一种谨慎的态度。
一般而言,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比起利益均分来,人们理应更重视能给他尊严的法治保障下的各种基本权利——它们也表现为公民权利。在现代发达的工业文明的基础上,基本生存资料的满足一般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而对人的发展造成的最大障碍和损害还是首先和主要表现在基本权利方面,并且这种侵害还会伤及人格的尊严和完整。因此,给所有社会成员以平等的公民待遇,可以说是现代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
(摘编自何怀宏《伦理学是什么?》)
材料二:
正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所以,社会努力的方向、文明前进的趋势,就是要努力地去构筑相对的公平,追求后天营造的公平。比如,社会规则倘若给每个人以同样的待遇,这就只是一种似是而非的“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相反,社会能够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照顾、更多的政策倾斜,这看似条件“不平等”,才是达成了结果上的公平。
(节选自厦门中学生助手微信公众号,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存是任何社会应当首先满足的基本价值,也是自由的前提,所以生存原则在正义三原则中应处于优先位置。
B.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制度既要保障人们的生命权利,更要保障与人的尊严和发展密不可分的自由权利。
C.在实现人身、信念和政治权利的平等之后,应进一步实现经济利益的平等,这是为了追求正义原则的最高价值。
D.材料一提出的“最关怀那些处境最差者”,符合材料二所说的“构筑相对的公平,追求后天营造的公平”的理念。
2.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柏拉图对话集》中,苏格拉底坚守“正义”理念:“不能做不正当的事。”
B.孔子在《论语》中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C.托尔斯泰在《未知》中说:“我们平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
D.梁启超在《饮冰室自由书》中说:“自由者,人人自由而以他人之自由为界。”
3.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在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幼等群体让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 6题。
材料一:
重庆市万州区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水库面积达100平方公里。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位的涨跌,形成了落差达30米的库区消落带,由于成库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其生态恢复与治理被称为世界级生态难题。
为呵护一江碧水,万州通过自然修复与人为治理同步进行的方式,在面积约25平方公里、岸线长350公里的消落带上栽种中山杉,在构建适应水位涨跌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