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700字。  材料作文:环境保护类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鱼,象形;鲜,从鱼从羊,味道鲜美;渔,从鱼从水,捕鱼。(据《说文解字》等)
  古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的训诫,今有“十年禁渔,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的计划(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小鱼治水”的环保新方式和绿色环保志愿活动悄然兴起。所谓“小鱼治水”,就是在重要的水域内定期投放鱼苗,让它们以水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及藻类为食,并辅以人工干预水生植物密度,从而净化水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完善水体生态系统。
  上述文字,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你由此产生怎样的思考和联想?杂志社举行“你我的生态文明”主题征文活动,请你整理这些思考和联想,写成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被誉为“中国大熊猫之父”的潘文石,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觉得他与一般的科学家不同,他带领一帮热血沸腾的学生研究野生动物、为环境保护摇旗呐喊,从1985年扎根秦岭荒山研究大熊猫开始,几十年来,潘文石与大熊猫、白头叶猴、白海豚朝夕相伴,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朗读者3》中他说,“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生灵同生存。”
  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如何理解潘文石在《朗读者3》中所说的话。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到旅游旺季,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岗什卡雪山、青海湖鸟岛……游客接踵而至。但是,总有个别游客欠缺生态环保意识,文明旅游素质不高,这就给那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于是,进入旅游旺季,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就反其道而行之,纷纷闭门谢客。有人认为,景区发出“谢客令”,虽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但能够有效维护当地的自然景观。也有人说,景区采取“关门大吉”的简单做法,是不足取的,可从发布旅游预警信息等多方面入手,统筹加以规划,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实际进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要求:自定立意,选好角度;符合文体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
  我国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则关于环保的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引发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敢于为环境保护呐喊而钦佩不已,有的同学则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的行动更有价值。那么,是呐喊比行动重要,还是行动比呐喊重要呢?请你选定一个观点,写一篇发言稿,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在自然纪录片行业中有一条“永不干涉”原则,即尊重大自然环境下发生的一切事情,工作人员不得对自然环境下的物种活动进行干预。然而某摄制组在南极拍摄帝企鹅时,有约50只帝企鹅被困冰坑,历时两天没法走出困境,出现很多伤亡,濒临“全军覆没”。摄制组经过深思熟虑,用铲子在冰坑周围斜坡上挖沟成楼梯状,让帝企鹅成功走出冰坑。摄制组的“间接干预”,赢得了观众的支持和赞美。当然也有一些反对的声音。
  对于这件事,你持什么态度?请以一名学生的身份给中华动物保护协会写一封信,表述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能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保护野生动物,云南15头大象在北上及返回的40天旅途中“消费”了680万;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等等,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请结合材料,以“生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
  国外媒体认为,这是中国对世界气候的巨大贡献,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材料二:
  12369是环境保护的举报热线。每一位公民都可以通过拨打热线,向各级环保主管部门举报破坏环境事项。该热线设立以来,收到各类举报几十万件,一大批责任组织或个人受到惩处。
  材料三:
  登山爱好者苏余年多年坚持边旅行边捡拾沿途的垃圾,同时动员身边的亲友也这样做,他和朋友们出资拍摄了环保公益片《流浪的口袋》,呼吁大家外出自带垃圾袋,并把垃圾随身带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以“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面向全市人民写一封倡议书,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①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文体特征明显,诗歌除外: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⑤不少于800字。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竞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