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800字。答案图片。

  甘肃省兰州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全卷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必须将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个人信息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务必将答案直接填(涂)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一、基础??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是历史的丰碑,是珍贵的记忆。漫步“海上花园”鼓浪屿,我们不一定能想象当年fán shèng一时的景象,但一定能在历史风貌建筑散发的闽南韵味、南洋气息和欧陆风情中,感受到中西文化的交融;置身唐代名刹大雁塔,我们可能无法复原“雁塔诗会”的宏大场面,但一定能在西石门楣上的线刻殿堂图中,领略唐代的huī huáng……放眼神州大地,人文胜迹总是满载历史,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
  时间无言,但它却会通过一个个文化遗产,雕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精神的基因。而凝结在文化遗产之中的文明dǐ yùn,_构成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基座,   为民族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深厚滋养。铭记历史 cāng sāng,看见岁月留痕,方能更好延叙文化根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应让文化遗产“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应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不仅要保护好文化遗产,更应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fán  shèng      huí  huáng      dǐ   yùn      cāng  sāng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满载     凝结    
  (3)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一段中画横线句子的主语部分是“灿若星辰的文化瑰宝”。
  B.语段中“文化瑰宝”“深厚滋养”“铭记历史”短语结构相同。
  C.第二段横线处可填关联词“不仅……还……”。
  D.第二段画横线句子中“雕刻”一词使用不当,可改为“铭刻”。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在生活上,他不修边幅,头发蓬乱,以至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
  B.虽然生产、销售地沟油的行为不会戛然而止,但依法严惩“地沟油”犯罪的通知对违法经营者确实起到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C.野草,生命顽强,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久枯春绿,欣欣向荣,不屈不挠。
  D.一路风雪载途,使得他们对这趟旅行十分不满。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的见解,如《马说》《爱莲说》。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他与李白齐名,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C.《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D.《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论著的汇编,选编其中的《大道之行也》论述了儒家大同社会思想的核心是“天下为公”。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筷子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
  ②到了明清时期,箸的称呼被“筷子”取代。
  ③筷子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成为今天潮流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
  ④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纣为象箸”的典故说明,在商王纣
  时,已经有筷子的存在。
  ⑤如今我们使用的筷子花样繁多。除了竹筷子,还有木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等。
  A.①③②④⑤B.①④②③⑤C.④①③⑤②D.④②⑤①③
  5.古诗文默写。(7分)
  (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
  (2)     ,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虽有嘉肴》)
  (5)野马也,尘埃也,      。(《北冥有鱼》)
  (6)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大道之行也》)
  (7)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贺敬之《回延安》)
  6.综合性学习。(5分)
  2022年春季,新一轮新冠疫情在全国范围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