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50字。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本次考试将实行网上阅卷,所有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选择题用2B铅笔在相应小框框内涂黑,要求把小框框涂满,非选择题必须填写在相应的框框内横线上,不准填写在框框外,否则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咽喉/哽咽 蛮横/横冲直撞 勉强/强词夺理
B.敦实/树墩 慰藉/一片狼藉 腈纶衬衣/清澈见底
C.拾级/拾荒 翻卷/读书万卷 安营扎寨/包扎伤口
D.冠冕/冠名 濡染/慢慢蠕动 妩媚多姿/抚养成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翌日 寒噤 纷至沓来 慢不经心
B.诀择 真谛 名副其实 前呼后拥
C.懈怠 蜿蜒 轻歌曼舞 相辅相承
D.驰骋 颠簸 风云变幻 目眩神迷
3.古诗文默写。(8分)
(1)挥手自兹去, 。(李白《送友人》)
(2)隔篁竹,闻水声, ,心乐之。(柳宗元《小石潭记》)
(3)《庄子??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振翅而飞的句子是:“ ,
。”
(4)每一个诗意的表达,都是理想与情感的表白。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言济世,写出了诗人舍己为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言宽慰,为了求官离乡
背井的人,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胸襟的阔大。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4分)
(1)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导师,不同的教育方法会带来迥异的感受。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事例说说作品中人物教育孩子的方式。
①《傅雷家书》中的傅雷
②《五猖会》中的父亲。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保尔是伟大的,但他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理想坚定,英勇无畏;他浪漫温情,也有过挣扎绝望。请结合相关情节,对保尔的英雄形象进行多角度分析。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咬文嚼字》是一本刊物,它有两个重要的办刊理念。一个是办刊物要常办常新,只要没有不断出现的新点子、新思路,刊物的生命力就不强了。另一个理念是办刊物不能只满足于按时出版纸质刊物的单一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立体化”办刊,就是除了出版每期的刊物,还要根据刊物的性质和定位,多搞活动,进行调研,既是宣传,又是造势。
(1)材料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2)在上面文字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6.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8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提供必要保管装置,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班主任沟通热线等途径,满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记者胡浩)
(2)请仔细观察漫画《新规定——不得使用手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的寓意。(3分)
(3)中小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进校园?对此,网友们观点不一。有家长认为,如今的手机融合了各种娱乐休闲的功能,大人都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势必会影响学习。也有家长认为,学生不带手机自己很没有安全感,特别是放学之后不能及时联系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你的看法是什么?试着说一说。(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