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大战中的插曲
一、夯实双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发掘,6个新坑、3 000多年前的丝绸、500多件重要文物,掀起了三星堆文化热,神秘的古蜀文化“沉睡三千年,一醒天下惊”。
长期以来,由于文献记载缺乏,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而在关于三星堆的热烈讨论中,让我们看到无数网友对文物的关心。大家自愿化身“国宝守护人”,将对历史的崇敬、文化的自信、民族的认同寄托在了青铜神树上、黄金面具上、象牙制品上,让自豪和热血沸腾了千年时光。
浩瀚的中华大地上,可能还有更多的“三星堆”等待着我们唤醒。商鼎周彝、战国错金、秦俑汉陶、晋帖唐画……它们和三星堆文化一样,(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唤醒沉睡的文明,更要传承它们,发扬它们,携着辉煌的文明走向未来。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A.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
B.等待着苏醒绽放,等待着惊艳世界,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C.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
D.等待着惊艳世界,等待着苏醒绽放,守望着华夏大地数千年的沧海变迁。
【解析】 所填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些文物首先是见证历史,守望沧海变迁,然后等待着人们发掘,才能苏醒绽放,最后惊艳世界。据此排除BCD。故选A。
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C.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D.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解析】 原文:拟人修辞,写古蜀文化沉睡。A.用典,运用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B.夸张修辞,落笔可摇动五岳,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C.拟人修辞,桃花追逐着杨花飘落。D.互文修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塞。故选C。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请修改。
【答案】 _第一处:“古蜀国”和“我们”调换顺序;第二处:删掉“在……中”或“让”。__
【解析】 “古蜀国对我们知之甚少”主客体颠倒,应是“我们对古蜀国知之甚少”;“在……中”“让”滥用介词,导致句子缺乏主语,删掉其一。
4.下列对两篇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长征胜利万岁》写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伏击战等内容为下文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引出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著名论断做了有力的铺垫。
B.《长征胜利万岁》中,“十二个月零二天”“三百六十七天”“三十五天”“六十五天”“二百六十七天”“十一个省”“二万五千里”,列举这些数字主要为了表现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超凡的记忆力。
C.《大战中的插曲》开篇点题,接着叙述救助、送还日本小姑娘的过程,然后写事件在中国、日本引起的反响,美穗子到中国探访,最后点明事件成为中日友好佳话,脉络清晰,线索分明。
D.《大战中的插曲》“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文章开篇一句,简洁自然地引出下文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
【解析】 B项,“列举这些数字主要为了表现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超凡的记忆力”,理解肤浅,与文意相悖。毛主席以准确的数字告诉大家,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二、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硬打三分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马凳。
何谓马凳?就是给马匹钉掌时用的矮木凳。
三个月征期已过,马凳尚无音讯。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
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儿,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对马馆长毛遂自荐说,做马凳是我的熟套子活儿。
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说是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
马馆长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儿来了?
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好家伙!刀、斧、刨、锯,光凿子就有十几把。
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
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料得供什么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
马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
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犄角枣木。
马馆长一摸后脖颈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
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
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是十几根短棒棒。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的,下半截还留在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
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截?
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一头沉下,另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
七天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枋,酸枣木黢黑的外皮已经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纹理细如蛛网。
十四天后,老人对马馆长说,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水。
那又是为何?
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过,虫不吃,蚁不咬。
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摆弄着几个小物件,两头尖,中间凸。
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