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20字。
 最后一课 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环境、气氛、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情和心理活动等描写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
  2.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自觉地抓紧时机学好功课。
  二、难点、重点分析
  1.本课体现了什么主题?
  分析:通过最后一课的生动描述,反映了法国人民在遭到普鲁士侵略以后所表现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大意)
  这篇小说告诉我们,热爱祖国就应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真学好祖国语言,正是热爱祖国的一种具体表现。今天我们有不少既热爱祖国又认真学好语文的好同学,但不是也有个别嘴里喊着爱国,心里也想爱国,却并没有认真学好语文的同学吗?学了这篇小说,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一定要以爱国主义思想为动力,积极自觉地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分秒必争地认真学好一切科学知识。
  2.本课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这样有利于对小弗郎士心理活动进行描述,写出思想感情上的极大变化,突出主题,使文章显得真切、感人。但要用好第一人称,对所写人物必须有深刻的了解。
  (2)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服装、语言、动作、表情的细致描述,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写出了他对祖国无比深厚的爱和对祖国沦陷的深切悲哀和痛苦。
  ①服装:表现了对这一课的珍视和特别严肃的态度。
  ②语言:表现了对祖国、对祖国语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对祖国儿童的深厚的爱(“柔和”、“温和”)和无限的希望。
  ③动作、表情:表现了内心的十分激动以及沉痛、依恋、悲愤的心情(主要在第8、22、24~29段)。
  (3)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了人物的思想转变,暗示了时代背景。
  路上的景物描写:①显示了小弗郎士当时无忧无虑的心情,尽管普鲁士兵已经占领了阿尔萨斯,布告牌前经常出现坏消息,他还是与我无关,无动于衷,显得无知、贪玩,这就与后来的懊悔、悲痛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他思想上的转变;②点明了故事发生在普鲁士占领区,小弗郎士的思想转变是在这样的特定环境里发生的。
  教室里不平常的严肃气氛,写字课上专心学习的认真情景,也同样渲染了沉痛而严肃的气氛,衬托了人物的爱国思想。
  3.本文段落层次如何划分?
  分析:全文按情节发展,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6自然段,写的是小弗朗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