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2160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干宝《搜神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胡母班,字季友,泰山人也。曾至泰山之侧,忽于树间逢一绛衣驺(穿红衣服的骑士),呼班云:“泰山府君(招收魂魄的神)召。”班惊愕,逡巡未答。复有一驺出呼之,遂随行。数十步,驺请班暂瞑,少顷,便见宫室,威仪甚严。班乃入阁拜谒,主为设食,语班曰:“欲见君,无他,欲附书与女婿耳。”班问:“女郎何在?”曰:“女为河伯妇。”班曰:“辄当奉书,不知缘何得达?”答曰:“今适河中流,便扣舟呼青衣,当自有取书者。”班乃辞出。昔驺复令闭目,有顷,忽如故道。
遂西行,如神言而呼青衣。须臾,果有一女仆出,取书而没。少顷复出。云:“河伯欲暂见君。”婢亦请瞑目。遂拜谒河伯。河伯乃大设酒食,词旨殷勤。临去,谓班曰:“感君远为致书,无物相奉。”于是命左右:“取吾青丝履来!”以贻班。班出,瞑然,忽得还舟。
遂于长安经年而还。至泰山侧,不敢潜过。遂扣树,自称姓名:“从长安还,欲启消息。”须臾,昔驺出,引班如向法而进。因致书焉。府君请曰:“当别再报。”班语讫,如厕,忽见其父著械徒作①,此辈数百人。班进拜流涕,问:“大人何因及此?”父云:“吾死不幸,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困苦不可处。知汝今为明府所识,可为吾陈之。乞免此役。便欲得社公(土地神)耳。”班乃依教,叩头陈乞。府君曰:“生死异路,不可相近,身无所惜。”班苦请,方许之。于是辞出,还家。
岁余,儿死亡略尽。班惶惧,复诣泰山,扣树求见。昔驺遂迎之而见。班乃自说:“昔辞旷拙,及还家,儿死亡至尽。今恐祸故未已,辄来启白,幸蒙哀救。”府君拊掌大笑日:“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即敕外召班父。须臾至,庭中问之:“昔求还里社,当为门户作福,而孙息死亡至尽,何也?”答云:“久别乡里,自欣得还,又遇酒食充足,实念诸孙,召之。”于是代之。父涕泣而出。班遂还。后有儿皆无恙。
(选自干宝《搜神记》)
【注】①械:刑具。徒作:服劳役。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贻班 贻:赠送
B.不敢潜过 潜:偷偷地
C.班进拜流涕 涕:鼻涕
D.复诣泰山 诣:到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致书焉 我欲因之梦吴越
B.欲附书与女婿耳 岂无山歌与村笛
C.知汝今为明府所识 因为长句
D.取书而没 恍惊起而长嗟
3.下列各组语句全都属于胡母班神奇经历的一组是( )
①遂拜谒河伯 ②于长安经年而还 ③ 如厕,忽见其父着械徒作
④见遣三年,今已二年矣 ⑤岁余,儿死亡略尽 ⑥于是代之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母班一开始帮助泰山府君,虽然有惧怕的因素,但主要在于他愿意帮忙。
B.胡母班和泰山府君三次见面都很惧怕,原因都一样。
C.胡母班苦苦请求,泰山府君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此时他就已经知道了胡母班儿子要死去的结局。
D.答应父亲的要求,并且儿子死去后,胡母班并没有责备父亲,显现了他敬重父亲的品质。
5.请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府君拊掌大笑曰:“昔语君:‘死生异路,不可相近’故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 凭 夫 妇
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①。妻密遗凭书,缪其辞曰:“其雨淫淫,河大水深,日出当心②。”既而王得其书,以示左右,左右莫解其意。臣苏贺对曰:“其雨淫淫,言愁且思也;河大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