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2张。教案约1980字。相关素材请单独下载。
18、《吆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3.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国际电视广告大赛的征集作品的广告视频材料),然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想法)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一则电视广告,在大众媒体发达的今天,这样的广告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它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手机来宣传某种产品或者理念。然而,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商贩们又是用什么方式介绍自己的产品呢?想必同学们也看到了,正是刚才广告中的形式:口头广告,也就是吆喝(多媒体出示配有图片的吆喝)
同学们,如果时光倒流,在老北京的大街小巷,经常能听到小商贩们的吆喝声,就如“生活交响曲”一般,令人沉醉,你们想不想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呢?
让我们随着著名记者、作家萧乾,穿越时空隧道,去老北京逛逛。(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速读课文:
⑴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读完后举手或者用目光暗示老师。
⑵ 课文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学生自由谈)
2、正音:以抢答的形式进行
3、再读课文: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吆喝?你能理清作者介绍这些吆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