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60字。
第二单元 7.1 兼爱
重难点: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当察乱何自起(“当”同“尝”,尝试)
故不孝不慈亡(“亡”同“无”)
故盗贼有亡(“有”同“又”)
一词多义
焉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连词,于是)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是,于此)
盘盘焉,困困焉(形容词词尾,表状态)
恶
恶施不孝(疑问代词,何,怎么)
交相恶则乱(动词,仇恨,讨厌)
疾恶如仇(名词,坏人)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形容词,羞耻)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动词,诽谤,诋毁)
后月余,以岁恶民流(形容词,不好)
常患腹内恶(名词,疾病)
视
视人家若其家(动词,看待)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动词,察看,视察)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动词,治理,处理(公务)]
视而不见(动词,看)
视为止,行为迟(名词,目光)
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动词,比较,比照)
慈
虽父之不慈子(动词,对……慈爱)
孝王慈孝(动词,孝敬、奉养父母)
亏
故亏父而自利(动词,使受损失)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动词,欠缺,不足)
责轻罚重,有亏众望(动词,辜负)
劝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动词,鼓励)
亚父劝项羽击沛公(动词,劝说,劝导)
荆王大说,许救甚劝(形容词,坚决有力)
词类活用
(1)形容词的活用
故窃异室以利其室(形容词作动词,使……得利)
恶施不孝(形容词作名词,孝顺的事情)
恶施不慈(形容词作名词,仁慈的事情)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形容词作动词,使……混乱)
虽父之不慈子(形容词作动词,对……慈爱)
(2)名词的活用
故贼人以利其身(名词作动词,劫夺)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也”表判断)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者……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
弟自爱,不爱兄(宾语前置句,应为“弟爱自,不爱兄”)
臣自爱,不爱君(宾语前置句,应为“臣爱自,不爱君”)
故亏弟而自利( 宾语前置句,应为“故亏弟而利自”)
察此何自起(宾语前置句,应为“察此自何起”)
盗贼无有(主谓倒装句,应为“无有盗贼”)
(3)省略句
皆起不相爱[应为“皆起(于)不相爱”]
(4)固定句式
犹有不孝者乎(“犹有……者乎”,可译为“还有……的人吗”)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
家:卿大夫的封地。
文学常识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他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人称“布衣之士”。起初学习儒术,后来嫌儒家的“礼”过于烦苛而另立新说,并且聚徒讲学,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学派一墨家,其也是儒家主要的反对派之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