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0题,约1340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             ,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2) 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3) 诗人     的《蜀相》中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的一联    是:        ,           。
  2. 按要求选择。(5分)
  (1)《红楼梦》第一回中,有僧人说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他所指的人物是 (   )。(2分)
  A.甄英莲     B.薛宝钗     C.林黛玉     D.贾迎春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       ,         ; 又           ,            。(选自《乡土中国》)
  ①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 ②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通 ③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④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③④     D.③②④①
  二、阅   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7分)
  到底谁有理,问问第三方
  徐贲
  ①有一位资深的美国国会议员曾说,他在国会里作过无数次辩论演说,但只说服过一个人,那就是他自己。这位国会议员能这样自我调侃,是因为他很明白辩论自身的局限。
  ②在论辩说理中,很少有人能直接说服对立一方。这并不表示他论证乏力,而是因为,一般来说,论辩式说理起到的是强化自己一方、而非软化对立一方的作用。因此,对立的双方就有可能在辩论中越说越僵。从微博叫骂发展到约架,便是辩论越说越僵的极端表现。
  ③极端的越说越僵,这种情况在说理文化良好的社会中较少发生。这是因为,辩论者知道,在辩论中,理是说给“第三者”而不是说给对立方听的,论理不需要以压倒对立方为目的。
  ④以第三者为说服对象,并由此来确定说理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便是英国哲学家和教育家图尔敏对公共说理的一大贡献。在图尔敏之前,对说理结构的理解和分析是以形式逻辑为着眼点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