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90字。

  第二单元单元总结
  第一部分 文学与文化常识积累(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生平及学说著作)
  第二部分 重点文言词语与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第三部分 技巧方法点拨与应用(文言特殊句式)
  第四部分 主题素材积累与应用(百家争鸣:道理论据、素材及写作角度、小试牛刀)
  《论语》
  取材 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内容 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特点 辞约义富、浅近易懂
  编纂体式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篇幅 全书共20篇492章,共11705字。
  评价 中国第一书、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君子 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理想的人格目标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孔子
  时代/生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
  姓名字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籍贯 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文化熏染 鲁文化: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
  志向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社会秩序
  寄托 寄托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即“仁”
  “礼”的内涵 供奉祖先的物品→人际往来的物品→抽象的意识
  对礼的发展 由“礼不下庶人”到“齐之以礼”
  思想核心 “仁”“礼”,“仁”是“礼”的核心,“仁”的本意是“修身”,即反省自己。
  (克己复礼为仁)
  重要生平经历 出身 没落贵族
  3岁 丧父
  前504年 任鲁国小司空
  前500年 任鲁国大司寇
  前496年 周游列国十四年
  困厄陈蔡: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如丧家之犬。
  前483年 返鲁从教,整理文献
  晚年之殇 前483年,孔鲤逝世。
  前482年,颜回逝世。
  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战。
  前479年 病逝,葬于泗水。
  重要成就 创办儒家学派,开创私学之风,修订“六经”
  教育观点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儒家
  孟子 籍贯 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名字 名轲,字子舆
  主张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地位 亚圣
  生平 周游列国、游梁(魏国国都大梁)说惠王、游说起宋
  荀子 籍贯 战国末期赵国人
  名字 名况,字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