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30字。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理解(1—7题,共30分):
  (一)诗词名句积累:
  1.依照课文原句或根据提示将诗句填写完整。(每空1分,共10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诗句是:                       ,                        。
  (2)《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运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描写边塞荒寒夜景的诗句:                     ,                        。
  (3)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观沧海》)
  (4)《江南逢李龟年》中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的诗句是:                         ,                         。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                            。
  (二)古诗阅读(每小题2分,共4分)
  《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作者李白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
  B.“影入平羌江水流”写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D.这首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所做,描绘了峨眉山白天的美丽景色。
  3.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文言文阅读(4—7题,共16分)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用文中字词概括,“吾日三省吾身”从        、         、        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                的修养。(4分)
  7.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4分)
  二、现代文阅读。(8—15题,共24分)
  (一)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