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2420字。
文化常识综合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顿首常用于上对下及平辈间的敬礼,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稽首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大礼,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也都用此拜礼。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有《东坡乐府》。他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都是婉约派代表词人。
C.通讯和评论都要求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但评论强调记叙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讯侧重于阐述立场观点。
D.由于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记《三峡》时,博采他人记叙,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2.下面的语境中,加点词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①您的新房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在客厅挂一幅油画,令堂对油画颇有研究,可以听听她的高见。
②看完电影《无问东西》,贤弟我心潮澎湃,有了一些拙见,著成小文《不忘初心》,请兄长过目。
A.令堂 B.高见 C.贤弟 D.拙见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代表作《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以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春节贴春联、拜年,清明节祭祖、禁食,重阳节挂艾草、登高,这些都是传统节日习俗。
D.小雅手机换了新号码后发了一条信息给爷爷。内容为“亲爱的爷爷,136xxxxxxxx是我的新号码,请您惠存”。
4.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巴人巴风,舞动巴中”探究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动中,同学们进行了文学、文化常识交流活动,下列表述不正确一项是( )
A.“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指史册;“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月亮。
B.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请人指点说“请赐教”,他人送己说“请留步”,中途离开说“失陪”。
C.唐宋八大家创作了很多流传千古的文学作品,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D.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创作的散文诗《金色花》,真实地模仿了儿童的口吻和心理,语言活泼、口语化。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长于记人,塑造了各具特点的历史人物,如志向远大、足智多谋的周亚夫,治军严明、刚直不阿的陈涉。
B.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三作家》,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揭示了列夫??托尔斯泰不凡的精神世界和人生的不幸。
C.“天下第一行书”指的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兰亭集序》;“颜筋柳骨”则是指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行笔雄浑、筋骨劲健,但一丰腴、一清瘦,各具特色。
D.古代汉语在数量表达上,一般不用量词,而是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如“余筝一小舟”“又用篆章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加“有”字,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清代科举的正式考试分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后称举人,会试考中后称进士,殿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B.“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其中“和”是连词,“如”是动词。
C.律诗每首八句,其中二、四、六、八句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韵脚可平可仄;颔联、颈联必须是对偶句。
D.“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的杂文颇为相似,如《爱莲说》《马说》等。
7.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
C.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