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400字。 八年级上册《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特点,把握本文观点。
2.速读课文,培养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3.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不忘国耻,增强爱国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新闻评论的结构特点,把握本文观点,培养爱国责任感。
2.速读课文,培养快速、准确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把握新闻评论的内容,理解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 批注法 合作探究法
第一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为活动探究单元。任务一围绕“新闻阅读”编排了 5 篇课文;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三,新闻写作。通过学习,养成关注现实、关心时事、自主思考的习惯;形成求真求实、冷静客观的思维方式。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理解新闻“用事实说话”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新闻体裁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学会撰写新闻作品。锻炼捕捉新闻线索、抓住新闻热点的能力;提高策划组织、分工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学会准确、负责任、言必有据地表达。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解析
人文主题:树立不忘国耻,奋发图强的意识。
语文要素:掌握新闻评论这一体裁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理解其作用及价值。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历史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随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 万中国同胞惨遭杀戮,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黑暗的一页。
而日本右翼分子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影响,企图抹杀南京大屠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日本在 1982 年、1986 年及 2001 年审定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这充分说明他们不顾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感情,歪曲和篡改历史的丑恶嘴脸。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
【课件展示问题】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你知道多少?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叙述南京大屠杀中日军罪行史实。
【课件播放】2002 年丹史度曼执导的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片段。
教师语言:这部纪录片以西方人的视角记述了日军当年在南京的暴行。通过大量图片及文字史料,我们不仅可以看到 1937 年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德国商人拉贝及美国女教士沃特林等十几位欧美人士在南京建立国际安全区,保护 20 多万名当地市民免遭屠杀的事迹。更可以看到那些无法争议的血淋淋的事实。
不忘国耻。2014 年 2 月 27 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要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请大家翻开课本,阅读新闻评论《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设计意图】
通过音视频资料,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比较阅读,体会不同
教师语言:与第一至第四课的几篇新闻相比较,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结构特点和写法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比较阅读第一至第五课,体会不同。
教师提示:新闻、消息等都有着清晰的倒金字塔结构,目的大多属于陈述事实。消息、通讯等在此基础上有描绘性语言,突出重点。本文则更多是表明观点和态度,没有倒金字塔结构。
明确:(课件展示)
新闻报道传播实时消息,新闻评论发表意见消息。
新闻报道以叙述为主,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