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50字。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必修的写景抒情类散文名篇,它被列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中的学习任务“第七单元”,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情怀”,任务目的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又能够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本文通过对“秋晨的天空、秋蝉的残鸣、秋雨的凉意”等画面描写表现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
【学情分析】
由于本文距今已时代久远,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情味可能有些困难,好在,学生对“写景抒情类”散文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习《故都的秋》,在反复诵读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心灵的律动,体会作品所描绘的美景,由此而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尤其对那些美妙的语段,应该反复朗读,熟读成诵,逐步增强对散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寓情于景、以情驭景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文章寓情于景、以情驭景的写作方法。【教学方法】品味法、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对比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秋意
一年四季,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水碧草,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面对同样的秋天,人们的心境也不尽相同:“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哀秋怨秋,“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喜秋颂秋。那么,近代作家郁达夫对于秋天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呢?今天我们学习散文精品《故都的秋》。
设计意图:引出课题同时活跃气氛
二、整体感知,初尝秋味
听课文配乐诗朗诵,思考,文中写了“故都的秋”哪些特点?哪些段落集中写秋景?写了哪几幅画?
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着什么样的深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