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090字。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D )
  A.公孙衍(y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百里奚(xī)
  B.万仞(rèn) 始龀(chèn) 箕畚(běn) 孀妻(shuāng)
  C.智叟(sǒu) 穷匮(kuì) 朔东(shuò) 彀弓弩(gòu)
  D.诏令(zhào) 驱驰(qū) 介胄(zhòu) 嗟叹(jié)
  导析:D “嗟”应读“jiē”。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
  A.往之女家(同“嫁”,出嫁),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丈夫)!
  B.居(经过)无何,上(皇帝)至,又不得入。
  C.寒暑易(更替)节,始一反(同“返”,往返)焉。
  D.入(在国内)则无法家拂(同“弼”,辅佐)士。
  导析:A “家”不是通假字。
  3.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B )
  A.介胄之士不拜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改容式车 D.一狼洞其中
  导析:B A、C、D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披甲戴盔”“扶轼”“打洞”,B项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用箕畚装土石”。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何陋之有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重而道远
  C.人恒过 国恒亡
  D.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
  导析:A A项,代词,代指愚公/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项,都是“责任”的意思;C项,都是“常常,经常”的意思;D项,都是“选拔、任用”的意思。故选A。
  5.填空。(5分)
  ①李清照的《渔家傲》中描写海天相接的壮美之景的句子是:“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②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表达了忠君爱国、视死如归思想的句子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杜甫在《春望》中,通过自然草木展现了长安城在被叛军攻陷后荒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6.名著阅读。(2分)
  《昆虫记》的魅力还源于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在作者笔下,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示例)小甲虫“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多么可爱的小生灵!难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法布尔(作者)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7.综合性学习。(5分)
  材料一 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材料二 剪纸知识: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文化遗产?请你举出两个例子。(1分)
  答案:(示例)四川乐山、安徽黄山、西安城墙、万里长城、布达拉宫、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任选其二)
  (2)阅读材料二,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2分)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3)班里有些同学认为时代在进步,剪纸艺术已经落伍,没必要发扬光大。请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你的观点。(2分)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二)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二、阅读欣赏(共50分)
  (一)(4分)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8.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抒发了诗人与裴郎中同样被贬的愤懑、同病相怜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