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680字。

  秘密★启用前
  临汾市等地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老年人可以通过网站向有意向的岗位投递简历,招聘企业也可以通过人才库招聘需要的人才,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借此实现“双向奔赴”。据网站相关运营方消息,目前该网站已有超过5000名中老年求职者、超过100家招聘企业注册。
  可以明确,当前,促进“银发族”再就业问题正式提上公共政策议程。如此“议程设置”,背后是“慢变量”与“快变量”的交织影响。
  所谓“慢变量”,主要指向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持续改善与受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据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已提高至78.2岁,相比1978年提升了10岁有余。社会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也意味着老年人口具备更高的社会参与意愿与能力。而至于“快变量”,则与我国加速的人口老龄化有关。
  日前,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推进老龄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2亿左右,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未来10年,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加速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虽然人口结构的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接连跨越临界点所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老龄人口的增多,将进一步加重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劳动年龄人口的大批退出,加剧了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进而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影响。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将这一不可逆转的人口趋势变化视作“快变量”。
  照此逻辑,“银发族”再就业,虽然不能改变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老龄化曲线,但却实现了“社会时钟”概念上的“延缓衰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迟滞老龄化所带来的冲击,如社会养老增负及用工难题等。不仅如此,“银发族”,尤其是低龄老年人口的部分群体,积累有一定的人力、文化资本等,他们重返劳动力市场、参与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乃至文明涵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老年人的就业权利和需求一度不被重视,大量仍具有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被排除出劳动市场,当他们重返职场时,也多遭遇不同程度地歧视和排斥。此次中国老年人才网的上线,或将提醒人们,该从权利的视角重新看待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走出相关的观念误区,进而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老年友好型社会。
  在人口老龄化已成全球大趋势的当下,重视并开发老年人的经济社会价值已成为普遍共识,促进“银发族”再就业、开发利用该群体人力资源成为通选之一。不论其再就业的目的是发挥和延长个人社会价值,还是仅出于储备养老财富的经济考虑,老年人口的就业权利都需要被正视和保障。
  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主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让就业信息和机会更便捷抵达想要“老有所为”的人群;同时也应填补针对这一人群的技能培训空白,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使他们持续积累人力资本成为可能。对于备受关注的老年人口就业权益保障,如劳动风险、社会保障等,也亟须给予关注。传统劳动用工背景下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因时制宜,如何为老年再就业群体提供完备的社会支持,这些问题已经确确实实摆在了我们面前。
  深度老龄化是大势所趋,恐慌大可不必,前瞻应对必不可少。探索实现积极老龄化社会的路径,丰富“老有所为”的内涵,不妨就从应对就业问题着手。
  (摘编自王丹《“银发族”再就业提速意味着什么》,光明日报2022.9.20)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表明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已正式提上了公共政策议程。
  B.老年人再就业问题凸显,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C.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有不同程度地歧视和排斥,应改变观念,正视他们的权利问题。
  D.面对深度老龄化趋势,"银发族"再就业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龄化造成的社会压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为引,提出了中国正在快速走向老龄化的问题。
  B.文章引用相关数据,论证了“慢变量”与“快变量”的交织对我国制定公共政策的影响。
  C.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结构,论证了在“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问题”上存在的两种态度。
  D.文章提到“劳动风险、社会保障”等,是为了论证有关部门应主动搭建平台、畅通渠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凸显,就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B.为使我们未来社会的构建更具包容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老年人口再就业问题。
  C.老年人的再就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发挥余热”观念,而是有了更多的内涵。
  D.促进“银发族”再就业是积极应对并解决由于深度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诸多问题的前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有一种睡眠疾病叫作嗜睡症。患者在静止状态或在单调、重复的活动中总是持续睡眠,能被叫醒,但总想睡,而且想睡的时间不合时宜(如聊天、吃饭时),这通常与下丘脑功能异常或者心理因素有关。嗜睡症患者还会出现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迟缓、情绪不良等现象,产生焦虑、食欲不振、幻觉等症状。嗜睡症状需要持续一个月以上才能被诊断为嗜睡症。
  (材料来自“学习强国每日科技名词”)
  材料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