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910字。

  第一单元教学案
  1、沁园春   雪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3.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作为一代风流人物要为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预习
  1.读全文,把生字词写在下面,并读一读。
  2.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3.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探究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自由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二)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词的前三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
  (1)词的上阙中作者用“望”字领起了哪几句?
  (2)上阙中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哪句?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4)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全词小结: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四、检测   
  读柳宗元的《江雪》,比较本文和课文在内容表达上的异同点。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全文
  知识链接: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 — 197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