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50字。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备考:环境的表达效果例析
环境描写是对小说中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是塑造人物性格并限制其活动的特定场所,它决定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同时人物性格有时也反作用于环境。
一、小说环境描写分类及表达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主要表达功能。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进行描写等。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的平台。
①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格局的描写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是孔乙己生活的典型环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色彩。小说以咸亨酒店为中心舞台展开情节,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得到了完整而深刻的表现,揭示了孔乙己不幸的社会根源。
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鲁迅《药》的结尾,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③反映人物某种复杂性格或品质。《边城》开头:“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这段自然环境描写突出了情窦初开的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的复杂矛盾的心态。翠翠渴望爱情却还没有着落,有孤单失落之感。这时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顾不上她;杜鹃叫个不息,泥土、草木、各种甲虫类气味,生意人的杂乱声音,更增添了翠翠内心的纷乱和孤独之感,“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自然环境描写成为人物心理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高考卷曾考查过张炜的《蓑衣》,设题为:小说最后两个自然段颇耐人寻味。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