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900字。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以事走郊外示友
陈与义
二十九年知已非,今年依旧壮心违。
黄尘满面人犹去,红叶无言□又归。
万里天寒鸿雁瘦,千村岁暮鸟乌微。
往来屑屑①君应笑,要就南池照客衣。
[注]①屑屑:忙碌的样子。
1.结合语境,颔联□处可以填写哪个季节?( )
A.春 B.夏 C.秋 D.冬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已非”化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B.首联是对过往的否定,写友人向诗人告知今昔不如愿的难言苦衷。
C.颔联中对于“黄尘满面”一副劳碌相的人,红叶以“无言”表达同情。
D.颈联写景,情在景中。天寒、雁瘦、岁暮、乌微,描绘出一幅悲凉的图景。
3.请扣住“笑”字,赏析尾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溪居
(唐)柳宗元
久为簪组束,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溪亭①
(南宋)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①本诗作于南宋灭亡后。诗人林景熙入元不仕,隐居以终。
4.以下对两首诗风格评价贴切的一项是( )
A.绮丽典雅 B.深切哀怨 C.平实自然 D.古朴道劲
5.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写景,使读者身临其境。 B.实写与虚写巧妙结合,扩展了诗歌的意境。
C.都以动作描写刻画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D.景物描写中远景和近景相结合,错落有致。
6.两首诗画线句中的“闲”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饮中八仙歌
(唐)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①。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②。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