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70字。
上杭县西北片区初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0分)
借助联想和想象,可丰富诗歌的意蕴。曹操东临碣石,以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的雄伟壮阔:“日月之行, ① ; ② ,若出其里。”
思乡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乡愁是李益诗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 ③ ”,是王湾笔下的“乡书何处达? ④ ”,是马致远小令中的“夕阳西下, ⑤ ”。
韶华不负,我们在诗歌中收获丰厚的人生哲学。交友要如李白所言“我寄愁心与明月, ⑥ ”;《论语》告诉我们,学习要学思结合:“ ⑦ , ⑧ ”,要好好珍惜时光,不负韶华:“ ⑨ , ⑩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
浦城民间剪纸历史悠久。西晋时期,剪纸艺术随着中原人口迁xǐ ① 传到浦城。早期主要是以剪字为主,经墨蜡拓样,纸捻固定,手工剪雕而成。在历代文人的参与下,剪纸渐渐出现了画中有字,字中有画,以字组画,图文并茂的特点。到了清代,浦城剪纸艺术水平与使用均达到了 甲 ,开辟 ② 了中国民间剪纸礼品先河。如今,剪纸的传承人不断尝试着将古老的艺术与新鲜的时尚元素相结合,制作与设计了折伞、茶具、瓷器等一批剪纸艺术衍生品。浦城剪纸精雕细剪 乙 ,它是心与手的高度和谐, 丙 。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徒 B.徙)
② (A.pì B.bì)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鼎盛 B.昌盛)
乙 (A.巧夺天工 B.鬼斧神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寄托着浦城人对生活的礼赞与祝福
②它传承着一种古老的记忆
③也流动着文学落入日常的精巧与美好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二、阅读(70分)
(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
B.诗的首句中的“寻常”是经常的意思,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显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4.这首诗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请结合这首诗中的最后一句,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3分)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下车引之 引:
(2)元方入门不顾 顾:
(3)先期一日 期: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B.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