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指导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变’字结构的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利他主义行为”材料解读.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茧与破茧”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对劳动这门人生必修课的观察和思考”导写及范文.docx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变’字结构的思考”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要求:(1)观察汉字结构,挖掘汉字内涵;(2)流衍延伸,体现文化底蕴、思想深度、思辨精神、现实观照;(3)自选角度,自拟标题,800字以上。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文字图画式的作文题目,既是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模仿,又显得新颖有创意,同时能考察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是一道很好的练笔作文题目。
  图画围绕“乐、变”二字的演变过程。古体“变”字形犹手指拨动不同琴弦,以求音律宛转动听,其中自有一番活力与灵动。“变”是十指奏乐的象征,是转指拨弦的技法。从金文和小篆演化到今日的“变”,早已幻化为人与人交流的一大法则。本义是变化,改变。“穷则变,变则通。”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遇到瓶颈,原先曾经有利的条件也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要与时俱进、主动调整、主动变化,在不断动态调整和变化中寻求到新的发展路径。
  在图画右边,是琴师弹奏琴弦的场景,下面有文字“手指在不同琴弦间移动”,充满无限遐想。
  综观全部材料,应围绕“变”字展开写作联想,阐述“变”的历史传承、“变”的作用意义、“变”的时代赋予等等。
  【名句素材】
  ……
  2023高考模拟作文“利他主义行为”材料解读
  文题
  利他主义行为通常是指对别人有好处而对自己没有好处的自觉自愿行为。对于人们为何会有利他主义行为,学者们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解释。中国古代儒家相信利他主义行为是“人性向善”的本能显现;“亲族选择说”认为人们对诸如兄妹子孙之类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友善是为了基因繁衍复制;“互惠利他说”则认为许多看似利他的行为其背后隐藏着在社会中互惠互利的动机;“群体利他说”将社会群体视作一个有机体,这一理论相信利他的社会比利己的社会更适合于生存,人们出于理性更倾向于选择利他主义行为。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利他主义行为”有怎样的理解?请写一篇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
  文题解读
  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宁波一模继续沿用了“学术化+不同观点”的出题模式,去年的宁波一模借用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观点阐述“归属感和自我价值”问题,宁波二模借用了南加州教授温迪•伍德的观点阐述“行为逻辑
  ……
  2023届高考模拟作文“作茧与破茧”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这是诗人陆游的诗句,不论是作茧,还是破茧都会引发我们的联想和感悟。
  请你根据自己读这几句诗的体会,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拟题目,自定角度。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全文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一)素材解析
  陆游的诗:用春蚕化茧、破茧来比喻人生。因而,重在说人生之作茧和破茧。
  诗句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作茧(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个是破茧(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
  关键词:作茧;自缠裹;眉羽成;钻破;在我
  关键词解读:
  1.作茧:根据诗意,作茧是自我之选择,这种选择一定是对的吗?其目的是什么,归处又是什么?(此处我们要有多元思维,不必局限在定势思维中作茧自缚,而是要勇于破茧,找到新意和深意,终使你的文章破题升格。)
  双向来看,作茧一般都是主动行为,但这种主动又不太一样: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所言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是一种主动的目标明确的作茧行
  ……
  高考模拟作文写作:“对劳动这门人生必修课的观察和思考”导写及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全面“升级”,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与劳作将贯穿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阶段。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力求将这门人生必修课上好、教活。
  然而,仍有不少家长反映,学校虽然开了劳动课,但孩子回家后,劳动意识并未明显增强,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大人劳动成果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对于劳动这门人生必修课,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又有怎样的展望?请结合你的观察和思考,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简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