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50字。
文言文阅读:公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乞出师札子
岳飞
臣伏自国家变故以来,起于白屋,实怀捐躯报国、雪复雠耻之心,幸凭社稷威灵,前后粗立薄效。而陛下录臣微劳,擢自布衣,曾未十年,官至太尉,品秩比三公,恩数视二府,又增重使名,宣抚诸路。臣一介贱微,宠荣超躐①,有逾涯分;今者又蒙益臣军马②,使济恢图。臣实何人,误辱神圣之知如此,敢不昼度夜思,以图报称。
臣揣敌情,所以立刘豫于河南,而付之齐、秦之地,盖欲荼毒中原生灵,以中国而攻中国。粘罕因得休兵养马,观衅乘隙,包藏不浅。臣不及此时禀陛下睿算妙略,以伐其谋,使刘豫父子隔绝,五路叛将还归,两河故地渐复,则金贼诡计日生,它时浸益难图。
然臣愚欲望陛下假臣日月,勿复拘臣淹速,使敌莫测臣举措。万一得便可入,则提兵直趋京、洛,据河阳、陕府、潼关,以号召五路叛将,则刘豫必舍汴都,而走河北,京畿、陕右可以尽复。至于京东诸郡,陛下付之韩世忠、张俊,亦可便下,臣然后分兵濬、滑,经略两河,刘豫父子断可成擒。如此则大辽有可立之形,金贼有破灭之理,四夷可以平定,为陛下社稷长久无穷之计,实在此举。
假令汝、颍、陈、蔡坚壁清野,商於、虢略分屯要害,进或无粮可因,攻或难于馈运,臣须敛兵,还保上流。贼定追袭而南,臣俟其来,当率诸将或锉其锐,或待其疲。贼利速战,不得所欲,势必复还。臣当设伏,邀其归路,小入必小胜,大入则大胜,然后徐谋再举。设若贼见上流进兵,并力来侵淮上,或分兵攻犯四川,臣即长驱,捣其巢穴。贼困于奔命,势穷力殚,纵今年未尽平殄,来岁必得所欲。亦不过三二年间,可以尽复故地。陛下还归旧京,或进都襄阳、关中,唯陛下所择也。
臣闻兴师十万,日费千金,邦内骚动七十万家,此岂细事。然古者命将出师,民不再役,粮不再籍,盖虑周而用足也。今臣部曲,远在上流,去朝廷数千里,平时每有粮食不足之忧。是以去秋臣兵深入陕、洛,而在寨卒伍有饥饿闪走,故臣急还,不遂前功。致使贼地陷伪忠义之人旋被屠杀,皆臣之罪。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异时迎还太上皇帝、宁德皇后梓宫,奉邀天眷归国,使宗庙再安,万姓同欢,陛下高枕无北顾忧,臣之志愿毕矣。然后乞身还田里,此臣夙昔所自许者。伏惟陛下恕臣狂易,臣无任战汗。取进止。
(《鄂国金佗稡编》卷一)
【注】①超躐(liè):越级提拔,迅速升迁。②益臣军马:指命节制刘光世军马事。绍兴七年(1137年),刘光世引疾罢去兵。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
B.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
C.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
D.今日唯赖陛下戒敕/有司广为储备/俾臣得一意/静虑不为兵食乱其方寸/则谋定计审/仰遵陛下成算/必能济此大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屋,茅屋。古代穷人房屋用白茅覆盖,因此得名。后指平民。也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B.社稷,指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代表国家。
C.太尉,中国秦汉时设置的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秦朝和“丞相”、“太傅”并称为“三公”。
D.中国,指中央之国,中原之国。“中央”是相对于周围的四夷的,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靖康巨变后,岳飞被提拔任用,不到十年,官职升到太尉,擢升官阶并列三公高位。
B.岳飞认为,粘罕因此得到休兵养马的喘息机会,伺隙窥探可乘之机,包藏着不小的祸心。
C.岳飞建议分派军队占领濬、滑,进军图谋河北、河东两路后,刘豫父子肯定可以擒获。
D.岳飞估计,不超过两三年时间,就可全部收复国土。皇帝就完全有可能回归故都长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定追袭而南,臣俟其来,当率诸将或锉其锐,或待其疲。
(2)今臣部曲,远在上流,去朝廷数千里,平时每有粮食不足之忧。
5.在奏札中,岳飞通过分析战争全局提出了战略。这一战略有哪些具体措施?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