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60字。

  诗歌鉴赏之形象
  (一)人物形象
  【例1】                           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①,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①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诗中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问尘世的高人逸士形象。(2分)①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间接衬托陆鸿渐的高雅不俗(远离尘俗,崇尚隐逸)(1分);②后两句,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高人。(1分)
  【答题提示】鉴赏人物形象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二是侧面描写,很显然本题只能从侧面进行分析,即周围环境和邻居对他的了解。
  (二)事物形象
  【例2】                             咏孤石
  高丽定法师
  迥石直生空,平湖四望通。岩根恒洒浪,树杪镇摇风。
  偃流还渍影,侵霞更上红。独拔群峰外,孤秀白云中。
  本诗中“孤石”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本诗描绘了孤石挺拔、高耸、独立、秀奇的形态特征。孤石是诗人自我的写照。(2分)
  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诗歌首句直接点出了孤石的傲岸独行。第二句衬托,从平湖的角度侧面烘托出孤石的孤高雄姿。最后两句直接点明了孤石“独拔”、“孤秀”的特点。(2分)是诗人自我品格的象征。作者借物咏怀,表达了自己孤傲于世、孤高于俗、坚毅不拔的情怀。(2分)
  【答题提示】①找事物,抓特点。②明手法,析感情。考虑诗歌言志的特点,作为借物咏怀诗,孤石恰好就是诗人所托之物,而孤石的特点恰好就是诗人所言之情。
  (三) 景物形象
  【例3】                              鹊桥仙
  元  滕宾
  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东风吹落橹声遥,又唤起、寒云一片。
  残鸦古道,荒鸡村店,渐觉楼头人远。桃花流水小桥东,是那个、柴门半掩。
  【注】滕宾,曾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辞官弃家入黄安天台山为道士。
  词的上阕的前三句有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分)
  答:上阕的意象有:斜阳、青山、澄江。(1分)描绘了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