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27350字。
江西省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国家的文明观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一个好战的国家必然会妄图对外扩张、不断挑起战争,最终也将在无尽的战争中毁灭;而讲信修睦、乐于交往的国家则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与其他国家、其他文明互相尊重、互相借鉴。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其顽强的生命力根源于中华民族能够坚守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能够在不同之中寻求和谐,实现美美与共的境界。因而,只有充分理解和弘扬尊重文明差异性、诚待他国文明的中华文明,才能准确把握我国未来和平发展的核心架构。
“多极化是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催化剂,这是以相互尊重、接受差异为前提的。”一种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关键,就在于其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纵观人类发展史,开端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爱琴海的古希腊文明等都随着国家的衰落而灭亡,沉寂在历史的沙漠中,只有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我国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区文明,而正是我国这种与生俱来的文明差异赋予了中华民族尊重差异、乐于交流的融合文明观。不同于欧洲的民族国家,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国家,是植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上的,中华文明蕴含的和平基因也自然是我国发展的底色和基调。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成中英教授认为,不论是消失破灭的还是强盛发达的,人类文明都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别:一种是西方的“冲突”文明;另一种则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融合”文明。作为“融合”文明的代表,中华文明“是以德行意志为纪律、以融合为目标”的尚和文明。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文明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向外扩张和暴力征服,既没有主动与其他文明发生战争冲突,也乐于接纳各种不同的外来文明,并坚持与其交流互鉴,实现非武力途径的和平发展。如先秦时期“百家争鸣”,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东汉汉明帝刘庄派使者前往西域求得佛经、佛法,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在文化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没有谁主谁次、谁优谁劣、谁先进谁落后之分”,遵循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融合文明观的中华民族对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着强大的包容性,必将在以后的进程中继续实现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中华文明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融合文明观,不仅体现在中华民族与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明和谐相处,还体现在本国内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包容上。中华文明宛如“泰山”“河海”的伟大胸襟成就我国如今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多姿多彩的辉煌历史。
这也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倡导不同文化、不同文明之间和谐共存,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的差异性、平等性。在现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环境中,中华民族始终坚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推动人类文明和世界和平的稳定和发展。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屹立五千年,主要是因为坚守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接受其他文明,与其和谐相处。
B. 和欧洲的民族国家不同,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蕴含着和平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观是融合文明观。
C. 成中英教授认为西方的“冲突”文明将会消失破灭,而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融合”文明会一直强盛发达下去。
D.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构成的大家庭,56个民族和睦相处,相互尊重包容,这也是中华文明是“融合”文明的体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通过不同文明观国家之间的未来的对比,引出本文“理解和弘扬尊重文明差异性、诚待他国文明的中华文明”的话题。
B. 文章拿中华文明延续和世界其他古文明的衰落、灭亡做对比,目的是为了证明中华文明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C. 文章列举先秦时期张骞出使西域等事例是为了说明中华文明反对向外扩张和暴力征服,不主动与其他文明发生战争冲突。
D. 文章把中华文明比作“泰山”“河海”,说明了中华民族具有包融的胸怀和气度,因而也构建了多姿多彩的辉煌历史。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华民族只要能够坚守和而不同的理念,尊重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能够在不同之中寻求和谐,它就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B. 中华民族尊重差异、乐于交流的融合文明观之所以能够形成,和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的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地区文明有很大关系。
C. 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共同发展的结果,取决于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遵循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融合文明观。
D.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华民族要与世界范围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不同文明和谐相处。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西方的‘冲突’文明将会消失破灭,而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融合’文明会一下强盛发达下去”于文无据,原文中成中英教授只是说,不论是消失破灭的还是强盛发达的,人类文明都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别:一种是西方的 “冲突”文明;另一种则是以中华文明为核心的“ 融合”文明。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为了说明中华文明反对向外扩张和暴力征服,不主动与其他文明发生战争冲突”说法错误,文章上述例子是为了说明中华文明乐于接纳各种不同的外来文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年全国两会有关鼓励生育的提案数量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截至目前,相关提案已超20份。这些提案充分体现出整个社会对于低生育率的关注和普遍焦虑。
凤凰网财经对话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
以下内容摘自凤凰网财经与梁建章对话内容:
凤凰网财经:2021 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