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760字。
★秘密•2022年11月17日11:30前
重庆市2022-2023学年(上)11月月度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
【命题单位:重庆缙云教育联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经过艰苦努力,我国以占世界 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成绩令人欣喜,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全局性重要意义更加凸显。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能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吃饭问题,要把粮食安全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摘自《人民日报》2022.6.2《把大国粮仓的根基夯得更实》)
材料二
从到复旦大学的第二年起,钟扬就开始主动到西藏采集种子。2009年,钟扬正式成为中组部援藏干部。据统计,在这十几年间,他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占到了西藏特有植物的1/5。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钟扬为什么要收集种子?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积1/7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他扎根在此,努力为人类建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
(摘自《“探届者”钟扬》)
材料三
作为农业的“芯片”,种子是粮食安全的根基。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奇迹。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
最早的选种育种,是根据经验进行的。在看天吃饭的年代,人类一直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的进口粮食很多,对优质种子进口依赖性很强。只要实现科技自强,种源自主,就能完全摆脱外国的控制,真正实现粮食安全。
B.从4亿人吃不饱,到14亿人吃得好,我国的粮食产业发展喜人,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多重挑战下,我们牢牢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
C.从最早的选种育种,看天吃饭,到现在的科技育种,人类不间断的育种尝试,决定着我们的食品越来越丰富。
D.种子达人——钟扬,扎根青藏高原,努力建设一个来自世界屋脊的种子“宝库”,这项工程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虽然在高原上开展采集种子的工作无比艰难。
3.下列的农谚能体现择优选种重要性的一项是( )(3分)
A.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
B.小满粒不满,麦有一场险。
C.稀留密,密留稀,不稀不密留壮的。
D.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
4.为什么说粮食与种子安全一个关乎现在,一个关乎未来?(4分)
5.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在他的《粮食危机》中记述了美国曾经以种子为武器,对阿根廷进行的“农业屠戮”。在全球竞争的大环境下,丢失种子主权的悲剧一再上演,为我们敲响警钟,为避免重蹈覆辙,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又见天香第一枝
艾雯
今年春早,除夕也是立春。一年的最后一天,竟又是春季开始的第一天。多么奇妙的巧合!尽管生活在尖锐化的科技时代,尽管以公历计算着时光的脚步,但对古老悠久的中国传统,我依然有许多偏爱和尊崇。就像我国的历法,配合四时节气,岁序不乱,真是宇宙大学问中的奇迹!尤其是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不仅时令准确,含义更是蕴藉无限。像“立春”“立秋”,以“立”字表示开始和来临,多么坚定有力;像“惊蛰”,春雷初震,地气上升,惊醒冬眠的昆虫,万物复苏,又多么生动而具震撼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